“平价药店”靠什么赚钱
平价药房频频出现,对于热闹的医药连锁市场来说,曾无异于一枚“重磅炸弹”。据徐军介绍,平价药店每到一地就会有一批个体店被“挤掉、打垮”。
“平价药店在2003年确实火了一把,但是真正火的时间却并不是很长。”徐军说。
“那几年平价药店打进北京,是靠打压品牌药的利润来与直营店抗衡的。”徐军介绍说,“在北京开店,利润10几个点就很难生存,那么平价药房又靠什么生存呢?据我们所知,当时平价药店的普遍做法是把消费者熟悉的那些药打平价,试图用那些药品的低利润吸引来高流量。而其他的药,甚至是营业员主推的药都是高利润的。”
“其实,平价药战争就是场价格战争,这样的战争谁也不是赢家。开始时,平价药店还有吸引力,可是当大家都在降价以后,效益自然就下降。而在低药价的压力下,医药生产企业也‘效益下降’,便纷纷‘改头换面’变相涨价,导致了平价药无货可供。”徐军说,零售药店的平价定位既成就了它们的快速发展,也成为它们发展的最大障碍,并将药品零售行业带入了竞相降价的恶性循环之中。
“能够在北京开上两家以上平价药店的企业几乎没有,平价药店必须谋求转型。”徐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