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前,村卫生室大多陈旧矮小,条件简陋。2007年,如东县开始推进村卫生室向社区卫生服务站升级工作。但因为村级债务一般很重,一时拿不出钱来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于是就采取了“多元化”筹资建设的办法。此举,虽然一时解决了建设资金的瓶颈,但大部分建站资金多为向乡村医生筹集,给乡村医生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按照建站资金初步测算,全县估计超过3000万元,县级财政亦很难一时解决。
今年5月起,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后,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收入受到很大影响,长期以来依靠药品差价作为乡村医生主要收入来源的格局彻底打破
从自给自足,到主要依靠国家补助生存,乡村医生收入有所降低。
对此,记者驻点期间接触的乡村医生,对基本药物制度并不反对,但大家一个共同的期盼是国家和省里能够提高补助标准,从而弥补缺失的一块收入。
一名乡村医生要服务1000名村民——
二难:工作量大
陈锦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国家发的工资加奖金连同诊疗费收入,乡村医生的年平均收入应该能到3万元,业务特别好的可以达到或超过4万元。应该说,从当地的收入整体水平来看,这种收入应算不错了。
然而,巨大的工作量,让乡村医生感到付出与收入的失衡。
目前,乡村医生数与村常住人口的比例是1比1000,也就是说1位乡村医生大约要服务1000位村民。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了24小时值班制度,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有处方权的医生一般也就2-3名,必须轮流值夜班。采访时,记者发现眼圈黑黑的宋太坤一直没什么精神。细问之下,才知道前一天夜里他看了一个门诊,还出了两次诊,直到凌晨3点多才睡下。一早6点多,他又要起来为村民看病、输液。老宋说:“这是我们乡村医生的工作常态。一天24小时随时待命,常年365天没有休息。”
让乡村医生更感喘不过气来的,是他们身上的另一个重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共分十大类、41项,如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发放健康资料、预防接种动员、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重症精神病管理等等。一位乡村医生要服务千人左右,而且全部要进行严格的考核;考核不合格,补助奖金就拿不到,压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