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药价网曝真实底价反衬政府指导价高得离谱

2011-12-22 12:08:14    来源: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恒鹏分析,改革开放后,国家财政投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重逐年减少,再加上医疗服务定价普遍偏低,政府就允许医院将药品加价15%卖给患者来弥补亏空。稍有经济头脑的人都明白,这种游戏规则,使得医院必定偏爱高价药。以芦笋片为例,如果采购价是15元,医院的合法加价最高是2.25元,若把采购价提高到185元,则合法加价可接近28元。这就导致公立医院不得不“以药养医”。近年来医院的总收入中,药品收入占60%左右,少数中小医院甚至高达70%至80%。

  对于医生个人而言,长期以来,医生的诊疗服务价格被政府管制强行压低,挂号费不过是几元最多十几元,远不能体现其劳动价值。当医生不能从诊疗费上获取收入,开药却能拿钱时,他当然会选择收取回扣,推高药价。换句话说,一部分药品的高价实质上不是药品利润,而是医疗服务报酬。

  这样一来,政府为何定出“天花板价”,这个问题的答案也隐约浮出水面。这其实就是政府默许医院、医生用高价药来弥补自身收入的不足。当然,虚高的药价最终由老百姓来承担。换言之,本该由政府出的钱,却由老百姓来扛。

  在上述利益激励机制的作用下,高药价有市场,低价药没市场。“有些低价药,因为利润低,已经没有公关回扣的空间,医生不开处方,医院不采购,即使中标,也不会有销量。这在业内被称为‘死标’。”朱恒鹏说。

  朱恒鹏表示,这也可以解释一些低价药消失的现象。当国家一再降低某类药的最高零售价时,生产企业就会推出替代的新药,规避政府的价格管制,抬高药价。对医院和医生来说,销售这类高价的新药,显然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收益,于是,一些降价药就被逐出医院市场。这就是行业所称的“降价死”。

  “抖药价老底”降不了药价

  据卫柏兴介绍,药品底价查询网于12月1日建立,当天正是发改委《药品出厂价格调查办法(试行)》执行的首日。

  媒体曝光天价芦笋片后不久,发改委便出台了一个文件,叫做《药品出厂价格调查办法(试行)》,通知将于12月1日起对药品的出厂价格进行调查。其措施主要是先让药企按调查要求如实填报药品出厂价格以及国家定价、省级定价等,在此基础上,调查人员核实调查。凡药企拒报、虚报、瞒报、不配合调查的价格违法行为将被追责。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虚胖”的问题不在于药厂的出厂价。正如“降药价”网曝光的药品供货价那样,绝大多数在10元以下,药厂的利润已经很微薄,实在不是药价“虚胖”的催肥者。而催肥药价的真正环节是政府指导价定得过高。

  “降药价”网抖药价“老底”,目的是“还原药价真相”,呼吁网友“主动拒绝高价药”。但是,“以药养医”的体制不变,又能去哪里找到低价药?“降药价”网所作所为,只是激起网上对高药价骂声一片罢了。

  而发改委调查药品出厂价,目的何在?是为了降一降那高得离谱的政府指导价吗?从目前来看,降低政府指导价,必然会引起医院、医生的强烈反对。如果医院的补偿不到位,一切都免谈。

  如此看来,发改委的“掀药价老底”的行动恐怕要虎头蛇尾了。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