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务部此举,卫生界人士猜测,是商务部争食蛋糕的一种剥离术。全国到底有多少家社区医院,社区医院总共将涉及一个多大的药品市场盘子,各界寄希望于此次调研结束后彻底摸清。
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建宁,曾在一次会议中指出,200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销售额是500亿,2010年规模达到1300亿元,2011年的市场份额目前还未有统计显示,但业内人士分析超出了1300亿。
中国药品的销售,由于医疗体制的关系,历来与医院、医生的关联异常紧密。2009年,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出台,并在全国的基层医疗机构推行。为降低药价,缓解基层老百姓看病贵和难的问题,国务院医改办要求,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全部配备使用近2000个品规的基本药物,零加成销售,全额报销。
药品价格低、可报销,使得以往在药店消费的一部分人群,逐渐转向社区医疗机构。患者进入社区医院后,拿着医生开的处方,直接到药房刷卡拿药,一套流程简单而快捷。而这使得掌握药店管理权的商务部比较难接受。
2010年6月,中编办下发的一份“关于明确药品流通管理职责分工的通知”,将药品流通行业从药监部门,彻底划归商务部。自此,商务部在主管药品流通企业的同时,负责研究拟定药品流通行业的发展规划、政策和相关标准。
药监局则变身为监督药品质量安全,配合商务部门执行行业规划。商务部成了全国近38万家药店行业的主管单位,但在药品大终端掌握在医院的境遇面前,商务部对药店行业振兴、发展的实权,无法展现。
就在得到主管权之后,商务部作为医改小组的新成员即提出,砍掉社区药房,患者到药店买药。时至今日,商务部的想法,还停留着想法阶段。
而对于,商务部“取消社区医院药房促进医药真正分开”的措词,业内人士猜测,或将加剧医生与药品的联系,因为医生的处方流向可能会被药店争抢,进而演变为在医生处有偿争夺。
激活千亿市场
药店行业人士称,商务部的态度让药店行业感到迎来了春天,未来充满了变数和希望。
朱恒鹏称,社区医院门诊药房剥离后,从目前大型药品销售连锁企业的能力看,无论是药品供应能力,还是药事服务能力,都有能力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