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记者走访的多位采挖草药的老牧民都表示,许多以前随地可见的药材资源现在却难觅踪迹。不过,随着药材收购价格的普遍攀升,在盛产药材的广大山区里,上山采药依旧是农牧民“靠山吃山”最好的经济来源。
在青藏高原的中药材采挖区,草场退化、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现象触目惊心。当地官员和环保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每年五六月是采挖虫草的季节,高原也迎来一年中雨水最充沛的时节,雨水冲刷加速水土流失,采挖后裸露的泥土给高原鼠类创造了很好的筑巢条件;至夏秋季节,更多野生药材迎来采挖高峰,采药者在草地上、山林间反复踢踏,留下生活垃圾,对原生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众多新闻报道也显示,在宁夏、甘肃、内蒙古、新疆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中草药采挖带来的环境影响巨大。例如,野生甘草、肉苁蓉等根系发达、防风固沙的野生植物遭到破坏性开采,就加速当地荒漠化进程。
同样遗憾的是,各地政府和学者并未对这种环境破坏进行系统量化研究。
人工繁育路难行
有识者指出,在野生药材资源面临物种和环境双重危机的挑战下,为保证民族医药的发展,对资源进行人工繁育并实现其产业化,便成为解决资源供给问题的惟一出路。
然而,国家药典委民族医药委员会委员魏立新却指出,人工繁育中草药在中国其实处境艰难,鲜有企业愿意真正投身其中。
个中原因,对企业而言是必得建设GAP(标准化资源种植基地),动辄需要上千万元的投入;一些药材的生长周期长达三至五年,风险很大,因此企业宁愿直接采购野生资源。
除上述原因外,中草药人工繁育的种源培育更是一道大难题,科研成本高昂,并面临失败风险。考虑到投入产出比,鲜有企业在此领域大量投入。
目前,全国仅西高所一家研究机构成功攻克了六七种野生药材的人工繁育问题,但要想一一攻克上百种濒危中草药,需要人才,更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和财政支持。
民间的中药行业协会对此已有所警觉。2012年5月31日,中国中药协会发布《中国中药行业行规行约》(草案)。其中草案第九条明确指出,各会员单位应坚持中药资源的可持续战略,提倡对濒危动植物药材及大宗药材的科学研究和基地化建设,倡导中药原料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
8月1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包括青藏高原冬虫夏草培育开发研究中心(青海)项目和青藏高原沙棘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青海)项目在内的共八项中药产业项目。
在人工繁育迟迟难以推进的现实之下,破解对野生中草药的掠夺式开采难题,显得迫在眉睫。
面对野生药用资源的环保危机,一些环保人士提出,采挖行为应被严格禁止,甚至提出封山禁采的建议。这一建议虽被少数地方政府采纳,但封山禁采,也让失去生计来源的农牧民颇有怨言。
对此,彭敏评价道,只保护不开发的思路不值得提倡。魏立新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研究的落点应放在民族医药和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上,保护不等于不开发。
彭敏认为,尽管国家在保护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制定了许多法规和政策,但“野生无主、谁采谁有”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资源开发与利用未有系统规划,未来相关部门应在这些方面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