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药企首当其冲
发改委表示,按照2011年市场份额初步测算,自2011年开始的第三轮化学药品降价600多亿元。其中,外资药企领跌。
发改委文件显示,瑞士诺华制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艾斯能”(卡巴拉汀胶囊,1.5mg×28片),降价前日费用32.6元,降价后日费用19.8元,降幅39%,为此轮降幅最高品种。此外,美国百时美施贵宝治疗乙肝的恩替卡韦片(0.5mg×7,商品名“博路定”),降价前日费用38元,降价后日费用34元,以半年每疗程费用计算,降价后费用降低732元。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药价下调自然是值得高兴的好事。但对于药企而言却是有苦难言。由于化学类临床用药中进口产品占了绝大部分,外资企业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
“这一轮仍对专利药品进行较大幅度的降价,使这些药品经营雪上加霜,对企业后续经营造成较大影响。”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媒介总监左玉增表示,有些专利内的药品在中国同时还存在仿制药品,这在成熟市场不多见,再加上相关配套政策不完整,外资药企业日子不好过。
对此,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对媒体反映的部分药品“降价死”的问题,调查发现,除短期下架情况外,确有极少数药品因企业经营不善、产品市场使用率低等原因退出市场,但没有发现仅仅因为降低价格而消失的情况。
此次国家在降低高价药品价格、减轻群众用药负担的同时,也注重加强了对低价药品的价格扶持。特别是对临床短缺的低价药品,国家发改委在开展成本价格调查、专家评审和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了价格,以鼓励低价药的生产供应,满足临床需要。
中成药调价即将开始
在本次调整后,发改委对化学药品价格的调整已经完成。下一步,调整中成药价格被提上了日程。
据了解,早在2012年9月,发改委就启动了报送、调查中成药成本的工作。按照一年两次价格调整的进度,发改委很有可能在今年开展新一批的中成药价格调整。
此前,发改委分两次发动了最大一轮中成药价格调整,时间分别为2007年2月和4月,累计调整中成药共466个品种,降价幅度16%,几乎把500种列入医保的中药降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