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广东这次逐步降低全省非营利性医疗服务机构药品加价率为例,此前,公立医院开支基本上仰仗药品加价,一般为15%。2008年新医改方案中以处方加价的“药事服务费”来引导医院合理用药,基本上是药品加价15%的变通,负担还是要转嫁到老百姓身上。显然,要跳出这种“转嫁”模式,加大政府投入才是治本之策。本次广东医改试点,韶关市有关方面就表示有可能由财政给予医院一定的补贴。
其实,在广东成为全国医改试点之前,珠海就已在2007年启动了以“大病统筹救助、中病进入保险、小病免费治疗”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为了实现“小病免费”,珠海市推行了“以农村卫生服务中心为载体、政府全额供给”的运作模式,政府出钱把卫生服务中心养起来,以财政购买医疗服务。珠海的做法,可谓加大政府投入来推进医改的典型案例。
但如果跳出广东来看全国,则局面不免让人忧心忡忡。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医疗开支基本上占GDP的10%以上,与中国同属新兴国家的巴西和印度分别为7.9%、6.1%,而中国只占2.7%。再看国内医疗费用的支出比例,以2006年为例,全国医疗总费用接近1万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投入18.1%,个人卫生投入则高达49.3%。如此双重比较,就可看出我国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政府投入严重不足。不足的部分只能由社会和个人承担,老百姓的医疗负担又焉能不重?
全国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改革开始在广东试点,颇具破冰意义。而广东随即又以深圳、湛江、韶关三地为试点,韶关乳原县代表贫困地区,深圳代表发达地区,湛江居中,样本选择高低兼顾。这也意味着试点所取得的经验不仅对于广东,也对于全国的医疗改革有着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