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话说到这份上,医改方案制定者可能颇觉委曲。陈竺在会上说得很明确:取消“以药养医”后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政府将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增加政府投入三条路径来弥补。这不,好歹财政愿意增加投入的,不能说政府没诚意。
然而,姑勿论“调整部分技术服务费”的改革思维依然立足于打患者的主意,更隐蔽的问题在于回答“以药养医”缘何而兴?照我说,这个恶果不就是当年政府受泛市场化思潮所左右,放弃公立医院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导致的么?窗户纸一旦捅破就这么简单,原委如此,公立医院取消“以药养医”之后,就该由公共财政来全额“养医”。
还有,虽说允诺“药事服务费纳入基本医保”,但增加患者负担的性质并未改变。众人所知,基本医保于门诊抑或住院都有报销比例,减药价(能不能真减下来还得另说)而增“药事费”及“技术服务费”,其实际“疗效”更像换汤不换“料”(患者负担)。
继而,患者基本医保以年度为单位,受总盘子限制,超过年度总盘子的部分,患者个人承担比例更高直至需患者全额承担,“药事费”及“技术服务费”一调高,意味着本来就有限的总盘子消耗就更快,导致患者负担有可能不减反增----假如政府对“药事费”和“技术服务费”的监管失控的话......而依据现有行政现状,这种假如并非全系假设。
医改啊医改,你虽说被冠以一个“新”字让老百姓日思夜盼,但实际推行效果如何,结合以往各种改革的经验,咱们可不敢盲目乐观呀。
写这篇文章,不针对新医改方案的制定者,更不针对卫生主管部门。前文写得明白,医改方案改来改去,主事者的确受了不少委曲甚至误解。为啥,道理只讲一条:公共财政究竟肯为新医改投入多少钱,医改方案制定者包括陈竺部长都说了不算......何况,严格意义上讲,国内建设公共财政体制虽喊了很多年,但实际进度至多还只是个雏型而已,耐着性子等吧,普遍公共服务的阳光终究会普照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