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1、家丹参:四川的中江为著名产地,金堂、绵阳、德阳、梓潼、仪陇、蓬安、彭山、仁寿;重庆的南川、长寿、开县等县市;江苏的盐城、射阳、大丰、东台、兴化、高邮、淮安、淮阴、连云港、南通、启东、句容、海门等县市;浙江的绍兴、嵊县、宁海等县;山东的济宁、菏泽、潍坊、平邑、沂水、日照、栖霞、莱阳等县市;河北的安国、抚宁、迁西、赞皇等县;天津的蓟县;上海的崇明县;湖北的随州、蕲春、英山、罗田等县;河南的济源、沁阳、信阳、灵宝等县市;安徽的涡阳、阜阳等县市;陕西的渭南、咸阳等县市,有种植或曾种植。
2、野生参:河南的卢氏、灵宝、三门峡、陕县、洛宁、栾川、嵩县、宜阳、西陕、南召、鹤壁、辉县等县市;陕西的洛南、商南、丹凤、商县、山阳、白河、平利等县市;湖北的郧县、郧西、老河口、襄樊等县市;山西的运城、长治、榆次、阳泉等县市;山东泰安、临沂、潍坊、烟台、青岛等县市;河北的唐山、石家庄地区;辽宁的大连、锦州市;安徽的滁县、霍山、广德等地有产。
产季与状况:丹参药用货源过去以野生为主。四川中江、平武栽种已有百余年历史。全国20世纪60—70年代发展栽培。现在商品丹参家、野并存,家种产量超过野生。野丹参春、秋两季采挖,以秋后11—12月挖为好,家种丹参四川用分根繁殖,选1年生的带茎则根,11月采挖丹参随挖随种。也可以将留种用的丹参,留在地里过冬,待2—4月开春后栽种。华北、华东地区采用扦插繁殖,春夏之间剪取丹参地上茎,截成长10—15cm小段,剪除下部叶片,上部叶片简去1/2,随剪随插。待再生根长至3cm 时,移植于大地。种子繁殖,采用育苗移植或直播,4—6月播种,10月移植或间苗定苗。分根繁殖,春栽丹参,当年10—11月可采挖。其它方法,均须栽种后第二年10—11月上旬地上茎叶枯萎或第3年春季萌芽前采收。为了促进根部生长,丹参在开花期间必须分次打苔,摘除花蕾。采挖应选晴天干燥时,鲜根质脆,易断,应小心采挖。野丹参及北方产丹参,挖出后,晾晒干燥,抖去泥土、须根即可。南方家种丹参,挖出后先在地里暴晒,至水分外泄,除去根上附泥,运回集中堆闷“发汗”,每堆500—1000kg外盖芦席,堆闷4—5天,再晾堆1—2天。晾堆时,堆的中间扒个洞,晾堆2—3天后将边缘四周的根转向堆中空洞,内外转换,均匀“发汗”至干燥为止,并用火燎去根条上的细须根,装入竹制撞篓,轻轻撞擦,除去根条上残泥及细须即成。
功能与主治:祛瘀止痛 、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产销分析:丹参是我国传统常用药材。应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功能祛瘀生新,活血调经。过去主要用于妇科,20世纪60年代前产销量不大,全国年产销平均60—80万kg,而且价格低廉。当时各地药用货源基本上取材于就近野生品,如上海过去销售的丹参,来自于安徽、山东、江苏,称为“山丹参”。四川中江栽培丹参有近百年历史,以条粗壮,色紫红著名,但因销量,运输之故,50年代前在上海没有形成销售习惯。60年代后,丹参的临床应用逐渐频繁,年销量平均达150万kg。虽然主要货源仍为野生,但已感到资源不足,采挖野生跟不上形势发展。70年代中期,河北、山东、江苏、浙江、陕西、上海以及四川、河南老产区,纷纷开展野生变家种和试种引种。由于丹参适应性较强,各地区种植都获得成功。1978年丹参产量407kg,而丹参的销量,当年也达到顶峰652万kg,依然觉得产不足销。各地继续扩大播种面积,另一方面加强野生丹参收购。80年代后,丹参年产量平均在400万kg以上。1983年收购414万kg,1985年收购621万kg。到80年代中期,基本上保证了药厂生产原料,做到产销平衡。丹参的用量主要决定于成品药生产,重用丹参为原料的成品药投产于停产,关系到年产量,而且某些药厂的产品,指定使用野丹参,所以家野之间时有余缺变化。正常的生产年,除了400万一500kg万家丹参货源之外,还必须备100万—200kg万野丹参货源。从近20年的事实分析,丹参的发展前景相当广阔,全国各地对丹参的研究,开发热情很高,成绩斐然。新产品继续创新,成品药的能级不断提高,销量有增无减。预计在21世纪初,丹参制成品在技术能级,医疗效果方面将会有新的飞跃。家种丹参生产不难,野丹参资源越挖越少。从丹参有效成分来说,利用开发资源丰富的野生甘西鼠尾值得重视,希望生产厂方考虑。
附:近期各药市价格情况
丹参河北品4~5元,山东山西品4.2~5.2元,野生品价高10~13元。 安国药市 2009-01-21
转稳;现山东丹参市价4.5元左右 ,河南丹参4元左右。 亳州药市 2009-01-18
收购价3.5元左右,市场价4元左右。 禹州药市 2009-01-18
山东市价4.5元左右,河南丹参4元左右。 亳州药市 2009-01-15
丹参个子的价格4.5~4.8元/公斤,片子5.5~5.8元/公斤。 西安万寿路 200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