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在成都,民营医疗机构在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问题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于这支政府尤其看重的力量来说,“新医改”究竟意味着什么?“机遇与挑战并存”、“医师可以多点执业解决了民营医疗机构人才瓶颈的问题”、“多元化办医格局有利于缓解看病贵、看病难”……成都民营医疗机构负责人的观点让人备感欣慰。
民营医院为何纷纷“卖身”
今年3月,江西抚州市卫生局正式回购浙江省杭州市回音必集团经营的抚州第二医院。前不久,江西崇仁县、上海市等地也出现政府回购民营医院的现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前后,一些地方政府陆续回购已转制医院的举动,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京华时报》4月20日)
民营医院因陷入经营困境,纷纷卖身,重新转制为“国有”,纳入公立医院管理序列,这不仅能让民营医院“死里逃生”,解决医疗职工的就业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也能让这些医疗机构成为公共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优质廉价的服务。
不过,现在,社会各界包括专家学者、网友对民营医院变为“国营”,充满着质疑和不解,归纳起来有两种声音:有不少人认为政府回购行为,是在拿纳税人的血汗钱,当冤大头;更多的坊间声音则剑指地方政府收购民营医院,有利可图。
尽管公众对民营医院卖身行为所引发的两种观点,看法深刻,不无道理可言,但是,笔者觉得,对于民营医院的卖身行为,不能仅探究表面现象,更应对民营医院因何而卖身,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惟此,才能对民营医院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起到良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