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社会保险迈向“全覆盖”
“生病有人管了,养老不用愁了。”提起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的不断扩大,老百姓都竖大拇指。我省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善制度、提高保障水平为重点,强力推进社会保险事业发展。
三年内实现城镇医疗保险全覆盖
哈尔滨市的葛女士在海南三亚买了房子,一年中有大半年的时间在那里居住。她高兴地对记者说:“哈尔滨市医保中心给办了个存折,把医保卡里个人账户的钱转到存折里,门诊看病和买药都能用存折里的钱支付,这回我在三亚住着可安心了。”哈尔滨市在医保异地就医异地结算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老百姓带来实惠。
省社会医疗保险局副局长张冰琦说,我省一直在探索异地医保具体操作的相关细节,这只是医疗保险探索的一个方面。据介绍,我省已初步建立起城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了扩面征缴、基金监管、费用支付、经办服务等一整套运行机制。目前,我省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达1173.6万人。特别是去年以来,我省将8万余名地方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医保;强化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的个人支付比例平均控制在25%左右;全省13个市地全部开展居民医保工作,累计已有12万余人次享受到了医疗保险待遇。
记者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我省将统筹推进各项制度和服务体系建设,力争三年内基本实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今年要以确保年底前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22万人以上为重点,系统推动各项配套改革。同时以减轻参保人员负担为重点,稳步提高医疗待遇水平。
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
“多亏有工伤保险,不然像我们这样的工薪家庭真不知该怎么办好了。”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胡吉吐莫镇供电分局的电工包济齐的父亲告诉记者。包济齐属于合同聘任专职电工,2007年10月28日晚上6点多加班后,结婚才一年多的他在乘坐同事的摩托车回家途中不幸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脑挫裂伤。最初两个月的抢救、治疗就花去了9.6万元医药费。在医院经过近一年的治疗后,包济齐仍处于生活完全依赖他人护理的状态。包济齐的父亲带着儿子去针灸、按摩、做运动,并无起色。令他感到欣慰的是,虽然包济齐是人们常说的“临时工”,但是工伤保险的各项政策全部得到了落实。目前,最初两个月的9.6万元医药费已经100%报销,后续治疗的8万元医药费也将得到100%报销,从今年10月28日起,每月还将得到几百元的伤残津贴和22个月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这些都让这个不幸的家庭感到了些许温暖。
大庆市从六个方面入手,不断扩大工伤保险的覆盖面:理顺工伤保险管理体制,启动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及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的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工伤保险市级统筹,不断提高工伤保险的保障水平和基金抗风险能力;创新机制方便农民工维权,简化手续促进用人单位参保;不断完善政策,提高工伤保障水平;建立工伤预防长效机制,从制度上杜绝和减少工伤事故及职业病的发生;实施职业康复试点,有效提高伤残人员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等。大庆市只是一个缩影,我省正在完善工伤保险制度,调整了伤残津贴及工亡职工供养亲属待遇,让劳动者更有安全感。
强力推进社会保险事业发展
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人士介绍,我省在不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以非公有制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为扩面重点,全力打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攻坚战,各项社会保险费征缴额保持稳步增长势头,社保待遇实现了按时足额支付。改革了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顺利实施了省级统筹;不断完善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全面启动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着力解决困扰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通过社保试点,183万人实现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为其支付134.3亿元经济补偿金,并清理了企业欠缴的18.7亿元基本养老保险费。2008年依据相关政策规定将集体企业职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在制度上彻底解决了这部分群体的养老保障问题。同时采取财政补助的办法,将12.7万名地方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经过多次调整,人均待遇水平从2004年的每月550元提高到目前的1011元。失业保险金标准从2004年的全省平均208元提高到2008年底的297元,增长了42.8%。
我省下一步将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突出抓好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紧紧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着力点,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拓展筹资渠道,增强基金支撑能力,努力实现年底全省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67万人、469万人、1522万人、410万人和270万人的目标任务。
链接:农药行业风险评估不容忽视
农药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不仅事关农业发展,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据有关机构的测算,作为化学物质,农药的用量和接触范围要远比医药大得多,因此,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比医药来得深远。要保持这个行业在社会中的和谐、健康发展,有效风险评估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管理方式。
农药风险评估就是通过某一(类)特定化合物的生物效应、毒理、残留、应用特点、市场反应等一系列资料和数据为基础,运用分析、统计的手段建立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对影响农药市场的各种化学、物理和生物危害进行评估,定性或定量地描述风险的特征,并提出安全建议。
农药风险评估的作用在于了解和规避农药市场风险。国家科技部委托国家农药创制中心在“十五”期间进行了创制农药的市场风险评估科技攻关,建立市场评估模型平台。该平台目前能较准确地预测创制农药的市场份额、市场容量、销售量及其变化范围,为创制农药的投资开发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此外,风险评估是制定各种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基础。在农产品贸易中,农药残留标准作为重要的卫生检疫措施之一,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技术性壁垒作用。按WTO/SPS协议的要求,WTO成员国制定农药残留等卫生检疫措施时,必须以科学事实和风险评估为依据,这样制定的各种技术性贸易措施符合WTO原则,又能起到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作用。我国现行的农药残留标准制定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的标准制定没能以风险评估为支撑,存在着标准机械化和限制正常贸易往来等问题。所以国家正在着手制定新的农残限量标准,新标准将成风险评估基础上对具体的农药种类制定限量标准,规定这些限量标准可以覆盖哪些种类的农产品以及在各类农产品中的具体限量值。
风险评估还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目前农药研究的边际课题。复配农药的健康风险一直没能受到广泛重视,两种或多种药剂一起使用,其不良威胁通常都不会是两种效应的简单叠加。然而,在世界范围内这种评估都还处在起步阶段。
此外,对野生生物的间接接触影响评价也必须纳入评估范围。直到现在,农药的环境毒理学评价只局限于对生物的直接毒性,但实际上对野生生物间接影响也必须考虑到。例如某种农药的使用可能使有些植物或昆虫的数量大大减少,而这些减少的生物恰好是另一些物种的食物;或者农药带来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对人们生活习惯和食物来源将产生冲击。
遭受损失、伤害、不利或毁灭的可能性,即为“风险”。如今,风险评估已在金融、建筑、食品卫生等领域发挥作用,而在农药行业更应运用它的预测和管理潜在风险的功能,保证农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