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是我国所特有的资源,尤其天然的中药材都是非常贵重的,它们的生长地也都是固定的,比如全国只有三个地方能长出冬虫夏草——西藏、青海的榆树地区、四川的甘孜地区,其中,品质最好的是产自西藏的,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虫草。虫草是一种天然的菌类,人工是无法种植的,虽然现在甘肃、湖南等地也在产虫草,但是这些地方的虫草不是菌类,而是茅草的根上长的东西。
骆诗文说,以前,虫草全国一年可以产100多吨,现在全国一年只产5吨左右。换句话说,现在市场上流通的超过五吨以外的虫草几乎都是假货。正因为冬虫夏草的数量正在逐步缩减,所以现在一公斤货真价实的虫草可以卖到85万元人民币的价钱。而根据他的了解,麝在1988年时国内还有200万只,1995年统计时全国就只剩下不到5万只。穿山甲的甲壳以前一年国内可以产200多吨,现在也就只产两三吨。正是这些珍贵药材的稀少,吸引了一些不法分子对这些中药进行造假以赚取高额利润。
骆诗文说,“除了这些天然的中药材外,其他中药材的造假数量也是根据市场某一阶段供需的情况而变的。也就是说,越紧缺的药材,假货越多。现在市场有120多种中药都紧缺,比如蟾抽(癞蛤蟆)、蠖蚧(广西产的)、川贝等中药材,所以大家在购买这些药品的时候都要格外小心。”
此外,管理的缺乏,也是中药市场发生鱼目混珠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郭兰声说:“在我国,医药是由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药监局这三家机构来共同管理的,权力太过分散。正是由于疏于管理,中药在药品的采购、加工、储存方面就容易出现问题。”
北京羲黄文化研究中心、从事中医学研究的吕嘉戈告诉《北京科技报》,以前我国的中药采集、收购是由国家供销总社的医药公司集中负责管理的,他们会派出专门的技术员来指导农民进行药品的种植。但是,现在国家已经撤销了这类医药公司。目前,全国大部分药材都是由民间的药材公司在负责采购、收购。而民间的药材公司很难有专人负责对药农进行技术指导,农民没有种植中药的专业知识,又缺乏相应的监管部门,因此很容易在这个环节出现造假现象。
骆诗文也告诉记者说,从种植中药开始,药农在种植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知识、经验不够而对中药的产地、种植、生长周期造假。在流通过程中,药商从药农手中收购中药,一些不法商贩会把手中的药材经过再加工或者找一些形似的动植物来替代真正的药材,再把药材卖给药厂。中国目前有两大药材集散地,一个是安徽亳州,另一个是河北安国县。大部分的药厂、药材中间商都是从这里批发药材。集散地的药品分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三等品的药材很多都是真药材、假药材掺在一起售卖的,一些小药商、药店甚至是一些医院为了图便宜,就会选择三等品,回去后又当一等品卖给消费者。
郭兰声说:“中药的管理包括产地、炮制、加工、仓储、流通等方面,都必须有严格的质量规范,这就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才进行专业的管理,只有这样严格地把好中药的各个环节,假药才会无所遁形。”
武警总医院病理科主任纪小龙认为,中药之所以造假泛滥,一方面是一些不法商贩为了盈利,而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的生活品质越来越高,很多人开始盲目使用贵重中药材来保健。“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经验积累,人们对它的传承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盲目使用贵重药材,可能并不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反而可能会助长造假之风。解决造假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仍在普及科学,使普通的消费者能用科学的眼光来检视传统,分清真伪。”
“我认为,总是想要依靠各种滋补的药材保健,其实是一种偷懒行为。”纪小龙说,想要强身健体,不是一副药就能做到的。对于保健养生,不同年龄的人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安排适合的保健方法,而不是盲目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