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虚高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医院自行加价,二是通过物价部门虚高定价。在包装上印制药价并可电脑查对的情况下,医院自行加价显然已无法操作。而物价部门在核定药品价格时,一方面要充分保证药品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合理的获利空间,另一方面要严防出现虚列成本的“糊涂定价”和得了好处后的“人情定价”、“腐败定价”,必须建立当事人问责制,物价人员对药品的畸高定价也应受到追究。
药盒上标价能降药价“虚火”?
我们买书时,常会先看标于背面或内页的书价。这次,在新医改征集意见稿中提出“在合理确定利润的基础上统一制定零售价”、“推行在药品外包装上标示价格制度”。这意味着,今后的药品外包装可能和书一样,都会印上价格。
早在2006年,国家八部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整顿药品和医疗服务市场价格秩序的意见》,提出了“推行药品零售外包装上标示建议零售价”,但始终未见“建议零差价”的药品上架。而去年底,国家试点“城市社区、农村基本用药”,18种印有“全国统一零售价”的常见药在全国上架。
这里,不少人想问:药盒上标价格是否可行?明码实价就能让百姓明白消费了吗?
同药价不同百姓买药很头疼
如今,百姓上药店买药,药价都是标在标签上。可有时候,同一种药售价却差了好多,这让买药的百姓看不懂药价“行情”,再加上不是专业人士,不知道所售的是不是一样的药,搞得买药很头疼。
采访中,一位老病号郑依伯告诉记者,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规格的“复方丹参滴丸”,在这家药店卖16.5元/盒,在那家药店却成了18.9元/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卖20.27元/盒,而医院则要卖23.31元/盒。“明明是同一种药,怎么价格差这么多?”郑依伯还说,药店还有卖“复方丹参片”,就名字略有不同,价格立马降至6~7元/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