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产五味子(以下简称“北五味子”),由2006年高价期的130元,落至2007年的30元,价格已连续2年“跳水”,引起市场一片哗然。今年8月起北五味子产新,至9月底产新已画上句号。北五味子产新前后有诸多药厂、药企、药商与药农都把关注的目光锁定在今年产量增否?价格涨否?后市畅否?等关键词上。笔者在北五味子产新前后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今年北五味子产新呈“四大”之势,即产量大增加,库存大爆满,销路大堵塞,价格大跳水。
现将今年北五味子产新动态简报如下,供参考。
一、产区分布
辽宁省主产区:本溪、凤城、鞍山、清原、新宾、西丰、宽甸、岫岩、绥中、抚顺、大石桥、海城等市县。
吉林主产区:靖宇、长白、辉南、通化、敦化、浑江、抚松、延吉、集安、桦甸、安图、磐石、梅河口、蛟河、和龙等市县。
黑龙江主产区:阿城、五常、宾县、尚志、牡丹江、海林、庆安、铁力、伊春、东宁、林口、密山、虎林、穆棱、延寿、通河、鸡西、汤原、勃利、宝清、方正、依兰、桦南、宁安等市县。
二、野生品产量减少,质量提高
1.野生产量将持续下降。东北三省约有60—70个市县的600—750个乡镇盛产野生北五味子。进入21世纪后,由于多种原因,野生北五味子产量在逐年下降,据有关媒体报道,2005年为1500吨(干品,成熟果)左右,2006年下降至1300吨左右,2007—2008年再降至1000—1200吨左右,今年产量几何?据笔者多方调查了解,请教了产地林政部门,产区药材资深人士、老药商和老药农以及产区药材信息员,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今年产量大约在1000吨左右,其中:黑龙江省产350吨左右,吉林省产450吨左右(今年该省持续干旱,产量锐减,同比减少150吨以上),辽宁省产200吨左右,总产同比下降200吨左右。
2.质量较往年有所提高。从总体上看,今年野生北五味子的质量要好于往年,表现为:提前采摘和抢青采摘现象大为减少,采摘期较往年错后20天左右(往年一般提前在7月上中旬采摘),熟果产量较往年多,约占总产量的70%,青果(不成熟,不能入药)约占30%左右(往年青果约占60%—70%左右),换言之,今年合格品约有700吨左右,不合格品约有300吨左右。
三、家种品:产量增加,质量稳定
2000—2006年野生北五味子产量连年减少,市场供不应求,缺口持续加大,拉升北五味子价格逐年上涨,统货价高达125—135元(千克价,下同),佳品货高达170—180元。于是在高利润的刺激下,东北三省主产区广大农民、林业工人、农牧民、下岗职工、城乡赋闲人员等一哄而上,掀起北五味子种植热潮,种植面积连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种植0.5万亩,2001—2002年增加至1—3万亩,2003—2004年再增加至5—8万亩,2005—2006年又增加至11—15万亩,2007—2008年已攀升至20—25万亩。今年家种北五味子的产量是2002—2006年种植的,已进入盛果期(不计2007—2008年种植面积,因为少有产量),以15万亩计算产量,按每亩均产干果100千克计算,总产量应为15000吨左右,较2008年的3500吨,增幅高达11500吨。
今年总体质量较上年好,90%都是纯熟果,少有抢青采摘现象发生。因为今年产量大,销路不畅,库存爆满,价格下跌,熟果没人买,还有人买青果吗?
苍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属常用大宗品种,供应市场的货源主要依靠野生北苍术。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省区为北苍术(以下简称苍术)主要产区之一,年产量占到全国苍术总产量的90%以上,其中内蒙古占到80%,辽、吉、黑三省占到10%左右。
到今年9月下旬,东北地区苍术春秋两季采挖工作已经结束。产新后,有众多药厂、药企、药商和药农都在关注东北苍术的产量、销量、库存、行情、后市等一系列具体商情,对此,笔者进行了调查采访。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供业界同仁参考。
一、东北苍术住产区分布
内蒙古主产区:鄂伦春旗、扎兰屯旗、阿荣旗、莫力达瓦旗、牙克石、扎鲁特旗、科尔右前旗、巴林右旗、根河、额尔古纳、陈巴尔虎旗、鄂温克、阿尔山、扎赉特、霍林郭勤等22个市县。
辽宁主产区:兴城、海城、盖州、庄河、桓仁、抚顺、清原、新宾、宽甸、本溪、凤城、岫岩等28个市县。
吉林主产区:桦甸、通化、永吉、蛟河、梅河口、和龙、汪清、龙井、柳河、辉南、磐石、敦化、长白、抚松、靖宇等36个市县。
黑龙江主产区:阿城、五常、宾县、尚志、牡丹江、穆棱、鸡东、鸡西、宝清、鹤岗、萝北、富锦、绥滨、林口、宁安、密山、虎林、汤原、佳木斯、伊春、铁力、海林、依兰、通河等34个市县。
二、野生苍术枯竭 产量逐年锐减
东北四省区地域辽阔,苍术主产区遍布500多个市、旗、乡(镇)和1000多个村屯,苍术的蕴藏量及历年总产量很难做到精确统计。但据全国野生药材资源普查统计资料显示,上个世纪80年代蕴藏量为20万吨左右,之后由于多种原因造成野生苍术资源的逐年减少,减幅逐年加大,到本世纪初,苍术蕴藏量不足1万吨。同时,供应国内外市场的苍术产量也在逐年减少。据有关媒体报道,2000—2008年苍术产量(供给量)是:2000—2001年为5000—6000吨(估算,下同)左右,2004—2005年下降至4000—5000吨左右,2006—2007年再下降至3000—3500吨左右,2008年已下降至2800—3000吨左右。
那么,今年东北四省区苍术总产量几何?据对东北地区25个主产区的调查以及产区老药商、老药农反馈产地信息和请教业内资深人士及当地林政部门,综合多方信息资料表明,今年主产区之一的内蒙古,总产量已由上年的3000吨(干品,下同)左右,今年大幅减少至500—600吨左右,辽、吉、黑三省总产量由上年的600—700吨左右,今年减少至300—400吨左右,减幅50%。今年东北四省区苍术总产量已经明朗,约为800—1000吨,同比减少2000余吨,创下历史新低,为多商所始料不及。据当地常年收购苍术的老药农及从产地收货归来的几位药厂人员介绍,往年产新期一个收购点一个月就可以收上来百吨大货,今年春秋两季只能收上来10—15吨左右。由于大货难收,不少收购单位撤掉了收购站,空手而归。据悉,到笔者发稿时,东北四省区百余个产区除药农、药商手中少量货源惜售外,90%以上的苍术大货已全部售出,近期已不见药商来产地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