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示】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 【产品名称】丙戊酸钠口服溶液
- 【规格】300ml:12g
- 【主要成份】丙戊酸钠。
- 【性状】丙戊酸钠口服溶液为红色澄清的粘稠液体。
- 【功能主治/适应症】
适用于全面性、部分性或其它类型癫痫。
-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次,每日用量取决于年龄和体重。单药治疗:常规剂量如下:成人:一般从600mg/日起步,每隔3天可增加200mg,直至症状得到控制。通常剂量范围为每天服1000mg至2000mg;即20-30mg/kg。若症状仍未得到控制,剂量可以增加至2500mg/日。体重超过20kg的儿童:一般从400mg/日起步(与体重无关),间隔加药直到症状得到控制;一般剂量范围为每日20-30mg/kg。若症状未得到控制,剂量可以增加至35mg/kg/日。体重20kg以下的儿童:一般为每日20mg/kg,严重病例可加量,但仅限于那些可以检测丙戊酸血药浓度的患者。剂量若高于每日40mg/kg,就必须检测临床生化指标及血液学指标。在口服制剂中,糖浆、口服液和颗粒更适合于11岁以下儿童服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需要降低剂量。因血浆浓度检测可能起误导作用,剂量应根据临床检测进行调整。肝功能损伤的患者:由于水杨酸类与丙戊酸具有相同的代谢途径,因此二者不可同时被服用。(见【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肝功能损伤,包括肝衰竭导致的死亡,曾发生在使用丙戊酸治疗的病人中。(见【禁忌】和【注意事项】)水杨酸类不可用于16岁以下儿童(见阿司匹林/水杨酸治疗Reye综合征的产品介绍)。此外与丙戊酸钠联合使用,对于3岁以下的儿童会增加肝毒性的危险(见【注意事项】)。联合治疗:若开始使用丙戊酸钠时患者已经使用其它抗癫痫药物,后者需缓慢撤药。同时丙戊酸钠的剂量增加也应逐渐进行,一般在2周后加至目标剂量。若与诱导肝酶活性的抗癫痫药物(如苯妥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合用,那么丙戊酸钠的加药速度应为5-10mg/kg/日。一旦撤除了肝酶诱导剂,丙戊酸钠的剂量也可能要减少。若同时合用巴比妥类药物,特别是出现了镇静作用(尤其是在儿童),巴比妥类应减量。注意:如果儿童服用剂量超过40mg/kg/日,应注意监测临床生化指标及血液学指标。适宜剂量的确定主要取决于疾病的控制情况,毋须常规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但如果控制不佳或怀疑出现副作用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可能会有所帮助。女童、女性青少年、育龄的妇女和妊娠妇女:本品应该由具有处理癫痫经验丰富的医师启动处方给药,并监督其用药。在其他治疗无效或不耐受时,方可启动治疗(见【警告】和【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并定期随访,重新评估其风险和获益。建议采用最低有效剂量的单药治疗,如有可能,采用缓释剂型,妊娠期间,日剂量应至少分两次服用。
-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CIOMS频率分级:很常见≥10%;常见≥1%且<10%;少见≥0.1且<1%;罕见≥0.01且<0.1%;极罕见<0.01%,未知(不能从现有的资料估计)。先天性与家族性/遗传性异常。(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血液和淋巴系统异常:常见:贫血、血小板减少(见【注意事项】)。少见: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罕见:骨髓衰竭,包括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粒细胞缺乏症,大细胞贫血,大红细胞症。调查研究:常见:体重增加*。罕见:凝血因子减少(至少一种),凝血试验异常,(如凝血素时间延长、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延长、凝血酶时间延长、INR延长)(见【注意事项】及【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维生素缺乏症/生物素酰胺酶缺乏症。*应严格检测体重增加,由于体重增加是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一个表现(见【注意事项】)。神经系统异常:很常见:震颤;常见:静脉注射几分钟后可能发生锥体外系障碍、昏迷*、嗜睡、抽搐*、记忆障碍、头痛、眼球震颤、头晕;该反应会在几分钟后自动消失。少见:昏迷*、肝性脑病*、嗜睡*(见下文)、可逆的帕金森氏症、共济失调、感觉异常。惊厥加重(见【注意事项】)。罕见:可逆性痴呆伴可逆性脑萎缩,认知功能障碍。*意识模糊:报道丙戊酸钠治疗中有些患者出现木僵或嗜睡,有时导致一过性昏迷(脑病)。上述症状孤立或与治疗中惊厥发生率增加有关,终止治疗或降低剂量后会减轻。当联合治疗(特别是与苯巴比妥或托吡酯合用)或加药过快时,上述症状的报道较多。耳和迷路异常:常见:耳聋。呼吸、胸部及纵膈系统异常:少见:胸腔积液胃肠系统异常:很常见:恶心;常见:呕吐、牙龈异常(主要是牙龈增生)、口腔炎、上腹痛、腹泻,多发生于治疗开始阶段。这些异常通常在继续服药几天后消失。少见:胰腺炎,有时导致死亡。(见【注意事项】)肾脏和泌尿系统异常:少见:肾功能衰竭。罕见:遗尿,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可逆性Fanconi综合征,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常见:超敏性、一过性和(或)剂量相关的脱发。指甲和甲床的疾病。少见: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毛发异常(例如发质异常、头发颜色改变、头发生长异常)。罕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tevens-Johnson综合症、多形性红斑、药物性皮疹,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疹(DRESS)。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异常:少见: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长期使用本品治疗的患者骨质疏松和骨折。本品影响骨代谢的机制尚未确定。罕见:系统性红斑狼疮、横纹肌溶解(见【注意事项】)。内分泌异常:少见: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雄性激素增多症(多毛症、男性化现象、痤疮、男性型秃头症、和/或雄性激素增多)。罕见:甲状腺机能衰退(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代谢和营养异常:常见:低钠血症、体重增加。罕见:高血氨症*(见“注意事项”),肥胖。*单独和中度的高血氨症未引起肝功能检验变化的情况可能发生,应该不会造成停药。与神经症状相关的高血氨症也有报道。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进行进一步研究(见“注意事项”)。良性、恶性及未明确的肿瘤(包括囊肿和息肉)罕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血管异常:常见:出血;少见:脉管炎;全身异常:少见:体温过低、非严重性外周水肿。肝胆系统异常:常见:肝脏损伤(见【注意事项】)。生殖系统和哺乳异常:常见:痛经;少见:闭经;罕见:男性不育、多囊卵巢;精神障碍:常见:意识错乱、幻觉、攻击行为*、情绪激动*、注意力障碍*。罕见:行为异常*、精神运动亢进*、学习障碍*,*这些不良反应主要在儿科用药人群中发生。
- 【禁忌】以下患者禁用:1.急性肝炎;2.慢性肝炎;3.个人或家族有严重肝炎史,特别是药物所致肝炎;4.对丙戊酸钠过敏者;5.卟啉症。
- 【注意事项】肝功能异常发生时情况:极个别有报导严重肝损害甚至死亡。最高危的病人,特别是接受多种癫痫药治疗者,有严重癫痫发作的婴儿和3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那些伴有脑损害,精神迟滞和或遗传代谢或退化性疾病者。3岁以后,发生率明显下降,并随年龄增长而进一步下降。在大多数病例,肝损害在治疗头六个月里出现。可疑症状:临床症状是早期诊断的依据。特别是黄疸出现之前,出现下列症状应考虑到肝脏功能损害的可能,特别是那些高危病人。非特异性症状:通常突然出现,如乏力、厌食、嗜睡、思睡,有时伴有反复呕吐和腹痛。癫痫复发。应告诫病人(或患儿家属),当有上述症状出现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立即进行临床检查及肝功能检查。观察:在治疗前应进行肝功能检查,在治疗头6个月内也应定期作肝功能监测。在一般检查中,反映蛋白合成的试验,特别是凝血酶原率最为相关。当确定在异常的低凝血酶原率,特别是伴有其它生化异常(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明显降低,胆红素增加和转氨酶升高)需要停止丙沐丙戊酸钠口服溶液治疗。作为预防措施,如病人同时服用水杨酸盐也应停用,因为这些药物的代谢途径是相同的。在治疗开始之前或手术前和自发性挫伤或出血时应查血常规,血细胞计数,包括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见不良反应)。在肾功能不全的病人,由于游离血清丙戊酸水平增高,因而需要减少本品的剂量。偶有报导应用丙沐丙戊酸钠口服溶液时常出现免疫功能异常,在系统性红班狼疮的病人使用时,需要权衡本品的利弊。偶有胰腺炎报导。因此当服用本品病人患急性腹疼时,应查血清淀粉酶。
- 【药物相互作用】1、本品可抑制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扑米酮、氯硝西泮的代谢,易使其中毒,故在合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2、饮酒可加重镇静作用。用药期间避免饮酒。3、与抗凝药如华法林或肝素等,以及溶血栓药合用,出血的危险性增加。4、与阿司匹林或双嘧达莫合用,可由于减少血小板凝聚而延长出血时间。5、与卡马西平合用,由于肝酶的诱导而致药物代谢加速,可使二者的血药浓度和半衰期降低,故须监测血药浓度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用量。6、与氟哌啶醇、洛沙平(loxapine)、马普替林(maprotiline)、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吩噻嗪类、噻吨类和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可以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降低惊厥阈和丙戊酸的效应,须及时调整用量以控制发作。(详见包装内部说明书)。
- 【药理毒理】本品系广谱抗癫痫病药物,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对动物的药理研究发现本品对各种癫痫的实验模型(全身性和部分性)均有抗惊厥作用,同样本品被发现对人的各种类型癫痫发作有抑制作用,本品主要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增加γ-氨基丁酸的浓度有关。(详见包装内部说明书)
- 【药物过量】服用本品急性过量在临床中的表现为或深或浅的昏迷,伴随有肌张力减退,全身水肿,缩瞳症和呼吸自主性减退等。曾有报道一些病例发生伴有脑水肿的颅内高压。对服药过量的病人医院应采取以下救助措施:消化道排空、并保证有效的排尿和心脏呼吸检测。对非常严重的病人,必要时应对其进行体外透析。尽管曾报道有部分病例死于过量服药,但一般此类中毒反应不至于威胁生命。(详见包装内部说明书)。
- 【药代动力学】1.丙戊酸钠口服或静脉注射后,其生物活性接近100%。2.分布的范围主要限于血液,并迅速交换至细胞外液,脑脊液中的丙戊酸钠的浓度与游离血浆浓度接近,本品能通过胎盘,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在乳汁中丙戊酸钠口服溶液分泌的浓度很低(血清总浓度在1%-10%)。3.口服后,丙戊酸可迅速(3-4天)达到稳态血浓度;静脉注射后,几分钟内可达到稳态血浓度,然后可继续静脉滴注维持。4.丙戊酸与血浆蛋白高度结合,与蛋白结合的量呈剂量依赖性,且有饱和现象。5.丙戊酸分子可以滤出,但仅限游离型(10%)。6.与其它抗癫痫药不同,丙戊酸钠不会增加其降解,也不降解其它药物,如黄体求偶素,这是由于参与细胞色素P450诱导作用的酶缺乏而致的。7.半衰期大约8-20小时,在儿童通常更短。8.丙戊酸钠通过葡萄糖醛酸化的β-氧化代谢,并主要经尿液排泄。(详见包装内部说明书)
- 【贮藏】密闭,阴凉处保存(不超过20℃)。请远离儿童放置。
- 【有效期】36个月。
- 【生产厂家】扬州市三药制药有限公司
-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安徽海斯美医药有限公司
-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249518
- 【生产地址】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国泰路51号
- 【药品本位码】8698445900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