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马甲”涨价成潜规则
在近日召开的第五届中国成长型医药企业发展论坛上,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审评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新一轮药价改革将出台药品剂型和规格比价规则,重点打击限价药品更换剂型或规格变相涨价(据《北京商报》报道)。本市多家药店销售人员介绍,此前数次药价改革都出现了“降价死”现象,即但凡国家公布的基本药物价格目录中涉及的特定剂型和规格的药品,制药企业都不再生产,反而将限价的药物改变规格或剂型,换个“马甲”再上市,从而维持高价位。相关从业人员表示:若出台药品剂型和规格比价规则,将有效遏制药品“换马甲”涨价的现象。
据悉,2009年10月22日起,国家基本药物的零售指导价格开始执行,共涉及296种2349个具体剂型规格药品,与之前规定的价格比,有45%的药品降价,平均降幅12%左右。记者近日走访市场发现,部分限价基本药物已在市场绝迹,取而代之的是不在限价范围规定内的新规格或剂型药品。
在白堤路一家药店,记者询问是否有1.9元的阿莫西林胶囊(125mg*10)。销售人员回答没有胶囊,只有颗粒,价格19元。记者又询问是否有1.1元6克装的感冒清热颗粒,销售人员又说没有,只有60克装的无糖型颗粒,价格18元。一位销售人员直言,因为在基本药物零售价格目录中规定了3克、6克、12克装的价格,所以很多药企都不生产这些规格的,只生产20克、60克的,以逃避价格监管。
一位执业药师表示,按照国家公布的基本药物价格目录,大部分感冒药的价格应该在10元以下,而现在市场上绝大部分感冒药的价格却在15元以上。针对国家对基本药物的限价政策,很多制药企业在实际操作中,通过改变药品剂型、规格等“换马甲”的办法维持高价位已成行业潜规则。
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审评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新的药品定价办法将出台药品剂型和规格比价规则,有望堵住药品“换马甲”涨价这一漏洞。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若出台药品剂型和规格比价规则,只要确定一种药品的单位价格;不管一种药品从胶囊变成丸药、从针剂变成片剂,从3克装变成8克装,其价格都在监管范围内。这样,药品“换马甲”涨价的现象肯定会得到遏制,消费者就能买到更便宜的基本药物。
药价新规打击变相涨价 药企改换药品包装称新药
药价新规封杀药品改头换面
剂型规格比价规则将确定 重点打击变相涨价
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审评中心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新一轮药价改革将重点打击限价药品更换剂型或规格变相涨价的行为,新药品定价办法将出台药品剂型和规格比价规则,不管一种药品如何“换马甲”变身,其价格都在监管范围内。
在构建基本药物制度、取消药品加成等制度性框架后,解决药价虚高开始进入“战术”层面,让药企无漏洞可钻,打击变相涨价,已是必须为之。相关专家指出,药监部门审批权力过于集中,是导致药品频繁“改头换面”涨价的根源,发改委制定相关法规以及“重点打击”,有望遏制住药品生产企业“换汤不换药”的行为。
应对降价 药企“换汤不换药”
近年来,国家发改委数十次给药品降价,涉及金额数百亿元,但药品品种呈几何形增长,价格也是持续上涨,治理“药价虚高”收效甚微。相关专家指出,尽管我国《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只改剂型,疗效没有明显优势的药品将不能注册为新药,但现实是,一些药品变换一下剂型、包装,换个“马甲”成了“新药”,价格一路飙升,使法规形同虚设。
“根据市场和临床需要,药品生产企业申请改变包装等事项本来是正常的事情,但近年来一些企业通过药品改头换面来规避对药价的监督。”国家药监局副局长吴浈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