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更昔洛韦为一种2-脱氧鸟嘌呤核苷酸的类似物,可抑制疱疹病毒的复制。其作用机理是:更昔洛韦首先被巨细胞病毒(CMV)编码(UL97基因)的蛋白激酶同系物磷酸化成单磷酸盐,再通过细胞激酶进一步磷酸化成二磷酸盐和三磷酸盐。在CMV感染的细胞内,三磷酸盐的量比非感染细胞中的量高100倍,提示注射用更昔洛韦在感染的细胞中可优先磷酸化。可0.25克的注射用更昔洛韦有时卖14.40元,有时又卖49.99元,甚至还有的地方只卖3.6元,这就让富民县的张荣华一头雾水了.
同样的药不同的价格 医院、发改局三笔糊涂账让人看不懂
“到底谁丢了良心?”富民县的张荣华奔走数日,想找到问题的答案。
12月22日下午,张荣华正在富民县人民医院陪护患有EB病毒的女儿张建梅,药房的收费员忽然来找他。“他说我少交了40多元钱,注射用的更昔洛韦现在不卖14.40元了,卖49.99元。”张荣华没去交。隔天,工作人员说,大家都是有儿女的人,做人要有良心。张荣华一下子怒了,5年前,这个药也才买15块,怎么一下子涨了这么多呢?气不打一处来的张荣华跑到其他医院买了一支同样0.25克的注射用更昔洛韦,他终于找到了答案,在别的医院这支药只买3.6元……
张荣华把事情反映到当地发改局,但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他的预料。张荣华逐渐发现,医院给他算了一笔糊涂账,给发改局也算了一笔糊涂账。
第一笔糊涂账:
医院称少收了患者40多元
张荣华对富民县人民医院的怨气还要从5年前说起。5年前,张荣华的女儿患上了罕见的EB病毒。在富民县人民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不见好转,最后,张荣华将女儿转到别的医院后才确诊。这种罕见的病例让张荣华觉得,女儿病重跟富民县人民医院有密切的关系,双方一度闹上了法庭。最终张荣华败诉,但张荣华对医院的怨气并未消解。
“你说谁有良心啊?”昨天下午3点30分,张荣华拿着3张收费单据,底气十足。12月21日到23日,张荣华分别向医院缴纳了3笔费用,其中22日补交的一张单据中,西药费为156.35元。“这些钱里就有补交的40多元钱。”张荣华说。
补交的时候,医院的说法是,因为药房和电脑系统错误,将湖北制药厂的更昔洛韦(49.99元),按照以前剩下的哈尔滨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价格为14.40元)销售。所以,张荣华需要补出少收的余款40多元。然而,张荣华从医院药房中拿出来的竟然是哈尔滨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更昔洛韦。
“我根本不知道40多元是怎么来的。他们把那几种药品的价格都给我看,我也没看懂,反正我就觉得多收了。”张荣华说。 之后,张荣华到了其他医疗单位,买了一支一模一样的哈尔滨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更昔洛韦。价格却低得吓人,3.6元!张荣华拿着药和单据跑到了富民县卫生局,和富民县发展和改革局。
第二笔糊涂账:
发改局认定医院多收患者142元
发改局于昨天下午受理了此事,责令医院退还多收的钱。可谁能想到这又是一笔糊涂账。
昨天下午,富民县发展和改革局请张荣华来解决此事。在一份盖有发改局公章的《关于张荣华反映富民县人民医院对张建梅医疗费乱收费问题的答复中》称:“2009年7月,县人民医院从省医药公司进货(本报注:哈尔滨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更昔洛韦)进价为13.09元/支,按照国家规定的批零差率10%计算,规定销售价格为14.40元/支;该院2010年10月15日从省医药公司进货(注射用更昔洛韦),进价为45.44元。按照国家规定的批零差率10%计算,规定售价为49.99元/支。经查核该药品2009年12月31日库存量为90支,2010年1月1日至12月24日用量为88支。按照先后顺序原则,我们认为张建梅所用‘注射用更昔洛韦药品’应按14.4元/支计算,根据处方3天共6支(因结算人员的原因12月21日结算为阿昔洛韦10.09元/支),那么,县人民医院多收了张建梅药品费49.99×4-14.40×4=142元。县人民医院退还多收张建梅药品费142元。”
下午3点40分,张荣华从发改局回来一头雾水。“怎么算的,什么都被他们说了?要是我不知道这个药的价格,还不会被他们多收了?”张荣华没拿142元多收的钱,“从21号就开始多收,一个医院一天要用这么多药品,要退,就把所有人都给退了。”
在这份“采取了查看处方、调阅进货票据及财务凭证等相关证据进行检查”得来的《答复》中,医院其实给发改局算了一笔糊涂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