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患者得负责 天书处方要不得

2011-03-03 17:13:14    来源:  作者:

  和法堡:看不懂的不仅仅是医生的“书法”

  医生字迹潦草,不仅让患者犯愁,连跟随学艺的“准医生”们都叫苦不迭。3月1日,在武汉大学校园论坛珞珈山水BBS上,该校一名医科生说,实习时所跟医生字迹潦草,让人抓狂。(3月2日《武汉晨报》)

  的确,可能每个患者都有这样的同感:到医院就诊看病,往往看到医生在填写病历或开处方时,手写速度不是一般的快,结果,那些“龙飞凤舞”的字迹,恐怕只有医生自己才能看得懂,而对于患者来说,只能靠“猜哑谜”了。

  人们不禁要问,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生们,为什么要把字写得连“准医生”们都看不懂呢?是故作高深、显示自己“有才”?还是与为了让患者多“放血”、以求高收费的“潜规则”有关?或者说另有什么隐情呢?面对这些疑点,怎不让人“想入非非”?

  其实,纵观某些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让人看不懂的不仅仅是医生的“书法”,还有很多医院的“杰作”同样让人“目不识丁”。否则,类似“男子被查有妇科病”、“左腿骨折右腿手术”的医疗责任事故,类似“七旬老汉的处女膜修复费”、“输液椅也收费”的多收费、乱收费现象,类似“等我下班再死”的冷血雷语等,为什么会层出不穷呢?也许,正是因为看不懂,数以无计的患者才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莫明其妙地被宰得“血淋淋”的,倒头来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说穿了,透过医生们的“书法”和以上所述的医院的各种“杰作”,只能说明这样一个问题:近些年来,由于我们放松了涉医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致使一些从医人员背离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结果,一些荒唐的医疗事故、哄抬药价、兜售假冒伪劣药品等违法违规现象不断发生,加剧了医患关系的恶化,也败坏了医药界的声誉。

  俗话说,医者父母心。无疑,遇到没有流淌着“职业道德血液”的医生,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莫大的不幸。因此,希望有关部门在加强药品监管、确保药品安全、整治药价虚高等问题的同时,也对医者职业道德进行“开胸验肺”,甚至要定一些“铁规”,念“紧箍咒”,使医者的“道德血液”真正流淌在造福于患者的过程中。

  相关新闻:遏制医生“天书”关键要明确罚则

  如何在医患关系上尽量减少相互间的矛盾摩擦,提高患者的“知情权”是一重要环节。吉林省政协委员孟晓东建议,应该规范医生的写字和用语。各医院应该尽快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医生出具的病历、处方、检验报告等方面的相关用字进行规范,杜绝用术语、简称、英文缩写等方式代替病名、药名,以维护患者的知情权。

  病历、处方、检验报告书写字迹端正、清楚,本是医生的分内职责,也是对患者诊疗知情权的尊重。关于医生书写规范的问题,卫生部出台的《处方管理办法》与《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早就明确要求医生书写时字体必须规范,且要求字迹工整易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医生旧习难改,仍然是“天书”横行。

  在我看来,医生“天书”现象,除了医生赶时间,有医生养成了写字潦草、字迹不端正的习惯等因素以外,更多的还是医院与医生的创收思维作祟。不少医院与医生担心病历、处方书写清楚了,患者会拿着病历、处方外出买药、治疗,导致处方流失,医生收入减少。这实际上还牵扯到医院以药养医,医生拿提成、收回扣、药价虚高等医疗痼疾问题。

  靠天书病历、密码处方“套牢”患者,最大限度攫取利润,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给患者留下了怀疑空间,增加了医患矛盾。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医院要真正留住患者,就应该在加强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降低药价等方面下功夫,赢得患者的信任与口碑,而不能寄希望于“天书”。当然,医院也不是不懂这些道理。但是为了利益,他们也顾不上讲道理。

  如何遏制天书病历、密码处方呢?在我看来,除了推广电子病历、电子处方以外,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如何遏制住医生的逐利冲动。这一方面需要医改政策加大对医院的投入,改革“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另一方面需要医院和医生加强医德自律。但我们更期待,相关监管措施硬起来,用法律制度的执行力消除医生不负责任写“天书”的侥幸心理,留住滑坡的医德。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