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 华润 海王等纷纷入驻河南医药流通市场

2011-03-20 20:24:45    来源:  作者:

  前不久,河南省第二大医药商业企业爱生医药物流有限公司正式更名挂牌,成为“华润河南医药有限公司”,是华润集团下属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据悉,华润医药将通过华润河南,对河南当地的医药商业实施兼并重组。

  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河南作为医药资源消耗大省,自然备受关注。在华润加速河南战略的同时,国药、九州通等医药商业巨头也在谋篇布局,抢占中原市场。

  据了解,目前河南医药市场的容量约为30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河南省注册登记的医药流通企业有300余家,企业规模、盈利能力、销售渠道不尽相同,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河南九州通、河南爱生、河南省医药公司、河南省康信医药公司、国药河南公司,销售额分别为26亿元、15亿元、13亿元、11亿元、10亿元。另外,河南省年销售额在4000万元以上的医药商业企业还有120余家。统计数据还显示,截至2010年9月底,河南省会城市郑州市的药品批发企业销售收入为150亿元,2010年年底可能已突破200亿元。

  河南医药流通上演诸侯争霸 外来势力掀起圈地运动

  以国药、华润、海王为首的新外来势力,在全省医药流通市场掀起圈地运动,本地药企积极应对

  河南医药流通上演诸侯争霸

  全省不少城市市场,都被外来巨头“控制”,整合之势趋于白热化,企业实力比拼集中到资金、资源、渠道等方面

  新时局下,谁是挑战者?

  “谁是市场挑战者?为什么会有人认为是我们!”对于周围突然送来的“褒奖”,圣光集团(以下简称圣光)董事长助理贺显庆显得很不高兴。

  故事起因是,本月初,圣光敲定在安阳汤阴县大规模投建医药产业园。消息一经传出,让河南不少业界同行赞为“河南希望”。

  自去年年初,河南对基本药物实施一级配送权招标后,以国药、华润、海王、新上药等为首的新外来势力,在全省掀起圈地运动,并迅速将竞争推向白热化。

  以安阳为例,去年即被国药“圈定”为势力范围。不料,被随后紧追的华润插了一杠。

  在和央企凶狠的“挤出战略”对局中,圣光同时摸了几只老虎的屁股,被认定为是挑战者并不为怪。

  但是,这换来贺显庆的质问。他称,河南医药流通的市场规模约有300多亿元。圣光上年度的业绩逼近50亿元,而国药、华润在河南的业绩总和,才有多少?

  诚然,全省300多家药品流通企业,出现一两个“圣光”,并不稀罕。但对于多数年度业绩不能“破亿”的本土中小企业而言,生存岌岌可危。就如全省第二大企业河南省爱生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生),亦主动“投诚”华润的门下。

  相较于圣光,原爱生总经理袁现明更乐意接受区域市场“挑战者”这个称谓。据其透露,自去年12月与华润合资成立华润河南医药有限公司之后,已在省内4家区域公司签订重组协议。而这一扩容速度,将在今年持续放大。

  对于华润的拓展效率,袁现明表现得颇为乐观。在其看来,河南310家注册的医药批发企业,远超央企并购需求。因而,中小企业此时最需要的,不仅仅是快“站队”,而且更要会“站队”。

  对于爱生,河南同业者有着“不抵抗”的消极看法。因为相较于省内其他企业,爱生最大的优势,即是对全省二甲以上医院渠道,控制力极强。

  对于外界质疑,袁现明的说法是,与华润的快速合作,是基于该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决策,并希冀华润为其在信息化建设、政府关系维系、风险控制、物流建设等方面,带来综合提升。

  对这番说辞,某业内人士另有“新解”。他称,去年以“投资换市场”拓展的国药、海王,几乎“签”掉了河南一半城市市场,指明该区域所有的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和配送工作,由他们“独控”。这对爱生的既得利益造成严重挑战。因而,华润的出现,对爱生来说是“借力打力”的良机。

  袁现明在介绍合资公司股权结构时也透露,华润给爱生团队的股份配置比例相当宽松,在“0%~49%”之间任选。“抵抗,结果会比今天更好吗?”这应该是他心底话。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