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解毒片一片不到一分钱,板蓝根颗粒一小袋不到0.12元……针对有地方在药品招标中出现的"超低价中标"的情况,中国中药协会今天呼吁,药品价格制定要充分考虑药品最基本的成本。希望有关部门对"药价虚低"现象给予高度重视,在治理"药价虚高"的过程中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据了解,此次这批中标品种的价格超级低。以抗病毒、防治流感的最常用板蓝根颗粒为例,中标的某品牌板蓝根颗粒所列出的价格令我国其他的数百个板蓝根生产厂家感到震惊:内装20小包的一大袋板蓝根仅2.35元。业内人士介绍,按照药典标准核算,原辅料成本就在3.7元。中标的牛黄解毒片一袋12片仅仅1毛钱,而市场价格至少要在1元以上。中标的某品牌的消炎利胆片价格甚至只有1.5元。
记者了解到,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优质优价产品目录中的消炎利胆片价格在9至10元之间,有业内人士表示,1.5元的消炎利胆片在目前的原材料价格体系下,根本无法按国家药典生产,如果生产的话,有可能出现原材料以劣充好的现象,也有可能没有按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或含量生产,最终无法保证药品的疗效。还有可能出现中标之后不供货的现象。
亏本中标为患药市 药监局出手整治
低价、中标,这是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两年来所有药企的关注重点。但现在,药企或许将面临一次选择了。
今年下半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重点对价格过低的基本药物品种进行质量检查。知情人士透露,下半年的检查主要是针对基本药物中标的品种,重点检查对象是那些中标价格明显低于成本的品种,“以解决防止药品成分以次充好、替代投料、成分量少等问题”。
据了解,目前国家药监局已经成立了四个督察组,分赴全国各地。“我们同时要求地方监管部门针对价格明显偏低的品种进行自查,不仅检验药品是否合格,还要查工艺过程,还要对原料的来源进行深究。”国家药监局人士称。
药监局的此次出手,让一心以低价求中标的药企感到心慌。过去两年,在价格与质量的跷跷板游戏中,药企小心用力。在这个跷跷板游戏中,一头是发改委,以打压虚高药价和降低基本药价为责;一头是药监局,对接近生产成本的过低价格要严查质量。现在,面对药监局的检查,他们能否继续这个游戏?
药监局出手
“一个药品的中标价格明显低于成本价,那药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在药监系统人士眼里,这些药品或许会存在质量安全问题。
以安徽为例,在几十家竞标企业中,唯有山东润泽以1.25元中标头孢曲松钠仿制药,其他制药企业如哈药、华北制药[13.07 0.54% 股吧]、山东鲁抗、齐鲁制药等大型药企纷纷弃标出逃。
据了解,山东润泽中标的头孢曲松钠,石药集团的生产成本达1.95元;四川蜀中制药以1元中标藿香正气水,生产此药的著名厂家浙江康贝恩制药公司,生产成本已高达3.70元。“一支注射剂,我们的生产成本就接近2块钱,贵州的药厂中标价居然1.2元。”哈药一位人士感叹,此种竞标模式后来被称为“虚低”。
“虚低”的起因,缘于2008年新医改开始,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理顺药品价格被国家发改委列为主抓部分。2009年8月,307种国家基药层面中,首次价格下降幅度在25%至45%之间。
随着各地增补开始,药价降幅再创新低,安徽被称为史上最低的招标模式,平均降价达54.5%。四川总体降价幅度达54%。
去年12月12日起,发改委又取消了16种外资药品单独定价权,以此削减外资药品药价。目前,发改委手中还有一份关于药品价格下调的文件,主要针对307种国家基本药物中的658个品规,下调幅度最高的达到了87.59%,最小幅度低于10%,平均幅度为40%左右。
去年年底,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曾为此召开紧急座谈会,上海医药等20多家制药企业人士。会议一致认为,基本药物的价格已是虚低定价,几乎无利可图,因此在招标过程中,不应再议价和降价,应该考虑产品的资格和企业的信誉。
为此,今年5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关于深入开展基本药物生产和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指出部分企业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中标价格却在下降,这一现象应当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基本药物生产监管。
此后,根据2010年基本药物评价性抽验结果,以及各地集中招标采购中标价格情况,国家药监局确定复方丹参片等20个品种为首批重点监督检查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