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不同价”的症结在哪?
“同样是剖腹产,同样三甲医院的标准,有的收费4000元,有的却要8000元;同样是看普通发烧,不同医生开的药价竟然相差20倍。”昨日,《信息时报》的这则新闻,道出广州一些医院收费的乱象。当然,同病不同价的原因,如病情轻重、治疗时间长短,这些我们能理解。然而,问题恐怕不止这么简单。正如报道中就有人大代表如是说:“不排除医院为‘养家糊口’而各施其法。”或许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大凡看过病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挂号要排长队,付钱、拿药也要排长队,但是看病时间却很“紧迫”,你跟医生说两句,他就开始写诊断,你唯恐医生还不了解病情,想详细再说几句,单子已经打出来,让你去交钱。医生跟你说药要怎么吃,但不会解释为何要在几种药中选择这一种。要是住院,医生会“为难”地告诉你要再等等,因为通常已经没有床位。等到好不容易有床位,是最贵的单人房,即使不愿意,为了身体,你也只能自我劝告“钱是身外物”。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治疗的手法、用药标准不尽相同,但患者可选择的标准往往只有医生定的标准,命就掌握在医生手里,容不得你说不。
其实,我们能理解医院所解释的为何会同病不同价,不同生产厂家、不同疗效的药,手术使用的设备器械不同,价格自然有差异。但是,既然在便宜的药也能够“药到病除”的情况下,为何医生偏偏要用贵药呢?这恐怕还有什么利益在作祟吧?之所以有这样的猜疑,是基于医生开大药方拿回扣的负面新闻常常见诸报端。如在患者不知情、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变相开贵药或增加不必要的药物和检查项目,因为大多数医生开出的药是能拿到回扣的。曾有人戏称,如今“医药代表”成了专门卖药给医生并给医生提供“回扣”的一个群体的代名词。有了这些背景的支撑,也许对“同病不同价”就有更深一步的理解了。
无庸讳言,当前医院的信任危机已日益明显、医患关系也越来越紧张。在这情况下,如何消除医患的矛盾,如何阻断药品在医院的“促销链”?一个老生常谈的观点就是:政府应加大对医院的财政投入,让医院的管理者从“养家糊口”的困境中解脱出来。而卫生部门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监管,统一同种级别医院治疗项目的收费标准,在辖区内所有医院的收费明细统一向社会公布,让患者明明白白地就医。
新闻链接:按病种收费 我们期待着
北京市正式启动按病种分组(DRGs)付费方式改革试点。自8月1日起,北京市医保患者在北京6家试点医院住院治疗,将实现108个病组的DRGs结算。医生怎样看待这项制度?请看本期文章——
临床路径被量身定做
保证医疗质量不打折扣
按病种收费起源于美国医保制度,但政府是以控制医疗财政支出为首要任务而出台此政策。在我国,需充分考虑国情实际情况,如人口众多,医疗资源相对缺乏,如果仅仅按照病种收费,一味控制医疗卫生财政支出,那么医疗质量将会在隐形的诊疗行为中大打折扣,所以凸显了质量先行的重要性。
几年前卫生部就出台了疾病的临床路径。何为临床路径?一句话,就是针对一些病种,由学科领域权威专家认证讨论得出的一个最简洁、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如同工业上的流水线,以此规范用药和治疗。从国家宏观层面看,是学科权威专家量身定做高质量医疗规范,将其镶嵌在临床路径中,继续保持其原汁原味。临床路径与按病种收费并驾齐驱,可控制医疗成本支出,保证医疗质量。这种模式体现了医疗改革进程中以人为本的服务特色。
临床中有约束有刺激
挤干医疗费用虚高水分
推行DRGs预付费制度,涉及控制医药成本、规范内部管理、改善服务、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等诸多环节,是一项复杂的改革工程。
按病种收费旨在充分考虑病人疾病的危重程度、合并症、并发症以及年龄性别等因素,继而给疾病提供一个指导价,并且实行费用最高限价。这种收费模式在一定程度可规避“开大处方”、“重复检查”等医疗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