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蔬菜市场
我国广大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百合已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对鲜百合、百合干、百合粉的需求量逐年增长,其中仅鲜百合用量已逾10万吨左右。
5.外贸市场
百合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之一,每年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各国、美国、北欧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市场的各类百合品种(鲜品、干品、粉)逐年增长,已由1000吨左右,增加至2000吨左右。
二、产量减少,供需凸显缺口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前我国百合产量(野生与家种)颇丰,鲜品产量至少在4-5万吨以上,但进入21世纪后,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百合产量逐年减少,到2009-2011年已锐减70%-80%(其中野生百合减产80%,家种百合减产70%)百合产量锐减原因分析如下:
1.野生资源枯竭加剧
我国野生百合四大产区:江苏、浙江、湖南、甘肃,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0%左右,次产区为湖北、四川、贵州、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西、陕西、宁夏、云南等省区。早年野生百合满山遍野,“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但经过10余年的无序采挖,野生百合资源枯竭加剧,又由于产区连年开矿、建厂、修路、开渠、建房、放牧、开荒、造林等多种人类活动,百合生长环境遭到破坏,大量百合遭到灭顶之灾,产区已难觅百合踪影,加之主产地政府有关部门严禁滥采乱挖,以及产区少人采挖等原因,导致产量较上世纪90年代末期减少80%左右。
2.家种百合产量缩减
2004年之前,家种百合价格很低,仅为3-5元(千克价,统货,全国平均价,下同),生长周期长(2-3年或3-4年),种球用量大(每亩需250千克左右)。采收加工繁重(去掉茎秆、须根、剥片、切鳞茎、洗刷、煮沸、晒干、硫磺熏等20多道工序)费时费力,生产成本逐年加大,收益很少(亩产效益为1000元左右),入不抵出,致使很多农户弃种或大幅减种。有关专业媒体报道,2005-2010年全国百合产区种植面积已较世纪前减少70%左右,部分产区减少8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