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有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消息引起社会的广泛欢迎,但也有一些人士认为政府干预药价作用不大,认为药厂和经销企业会不再生产或销售政府降价的药品,导致“一降就死”的现象。这种说法是否属实?
各地出招降药价
北京市医疗机构药品同城同价
从2006年起,针对“低收入者看不起病、社区看不了病、大医院看不上病”3个现实问题,北京市开始了医保、新农合、社区卫生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探索。
首先,建立完善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其次,实施“社保卡工程”。经过两年多工作,北京市已发放“社保卡”850余万张,70%市民已持卡就医。
第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北京市从2006年底开始试行基层社区卫生用药目录,2010年,在城市、农村、社区、镇村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每年减轻了社区患者个人负担4亿元以上。
第四,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实行同城同价。2010年,完成了全市药品集中采购,实现了辖区内所有二级以上医院统一药品价格。实现了全市医疗机构药品同城同价。药品价格与当时市场价相比平均降低16%,减轻医保支出和群众负担36亿元。
据统计,仅仅2010年这四项措施就为患者减轻个人掏腰包费用近50亿元。
天津市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
天津市把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分置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滨海新区在天津全市首创了社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让分置的两个中心各司其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做好18项公共服务,强化预防保健工作和基本医疗服务;而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则做大医疗,让居民小病不出社区,看病享受药品零差率。
分置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二级以上医院除外)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均执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保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配备和使用《滨海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在公立医院配套改革中,将制定大医院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职称前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工作的管理办法,鼓励大医院专家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执业,快速提高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