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价由药品经销商自主决定
针对同药不同价现象,记者咨询了一位经营药店十几年的李先生,他说,因为成分相似,同一类药在疗效上其实差异不大,只在生产工艺水平上有高低之分。然而对于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多数消费者而言,他们只能在药店工作人员或者医生的建议下购药。
李先生表示,药品生产厂家多如牛毛,竞争十分激烈,要让作为销售终端的药店“选择”自己的产品,就需要支付一定回扣,如此,该药品在药店获得推荐的机会就多。
据介绍,在药品销售中,医院渠道占总销售额的绝大多数,而且绝大多数由医生介绍给患者,“你来看什么病,开什么药、开多少药都由医生说了算。患者几乎没有任何自主权,就等着掏钱吧。”
在药店购药,“选择权”多掌握在药店手里,没有专业知识的买药人不好判断价格,就只能被牵着走。“我也是做药品零售的,做生意要赚钱,现在做生意的成本也高,房租、员工工资等等,最终都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只要不高于物价局规定的最高限价就行。”李先生说。
药店竞争策略不同造成悬殊药价
据市区一药店负责人王先生介绍,药品价格不同,是因为进货渠道的差别和药店性质的不同。药品从出厂到到达消费者的手中要经过很多环节,流通环节越多,价格就越高。影响药品定价的因素有很多,如进货渠道、所处地段、药品保存维护成本、人员管理等,但是同种药品价格如此悬殊,最主要还是各个药店的竞争策略不一样。
药店有不同的定位,有的定位平价、有的定位时尚、有的定位便利、有的定位专业。就像一瓶矿泉水在大卖场卖1块钱,在小型超市1.2元,在便利店2元,在电影院却高达10元,可能还有更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