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药价管理核心是适应全民医保
>http://info.pharmacy.hc360.com/2013/06/130900463312.shtml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人士在第四届医药价格论坛上表示
药价管理核心是适应全民医保
在6月4日召开的第四届医药价格论坛暨2013海峡两岸医药价格交流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巡视员郭剑英作了“医药价格管理现状及改革思路”的专题报告。
回顾当前医药价格管理制度的形成,总结医药价格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矛盾,郭剑英指出,现在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体系是在上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的时候着手建立并不断完善的,十几年间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同时,郭剑英也指出,随着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许多体制机制都在发生变化,新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对我国医药价格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新形势来改变管理是摆在整个价格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现实仍存矛盾
回顾和总结过去十几年医药管理工作,郭剑英认为当前主要存在以下矛盾:
在药品方面,一是药品定价基础相对薄弱。国家批准上市的药品有12000多个,涉及的剂型规格有十几万个,对这些药品全面进行成本调查、科学定价,工作量庞大,对目前的监管力量形成较大压力。
二是部分品种限价水平与市场实际交易价格脱节,脱节包含了价格偏高和偏低两方面的问题。
三是单独定价暂停后积累了一些矛盾。我国以仿制为主的企业有数千家,尽管十几年来整个制药工业水平快速提升,标准不断提高,但是企业之间的差距始终存在,这要求价格管理工作要利用价格杠杆,真正促进优秀企业发展壮大。单独定价政策在这一层面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受各种因素影响,也存在一些矛盾,特别是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一个产品的质量高低始终是制约价格管理工作的难题。
四是原研药物与仿制药物间的价差较大,既有原创药品价格偏高,仿制药品价格偏低的因素,也有仿制药品和原创药品没有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的问题。
在医疗服务方面,一是项目设施怎么保证促进医疗技术进步,使广大患者及时地使用到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服务,以及在平衡医保基金的支付能力和广大患者的承受能力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所以项目如何设置更规范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