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灰色利益集团是医改成功的关键

2008-12-08 11:30:58    来源:  作者:

    核心提示:许多疗效可靠、价格低廉的国产药品很难中标,即使中标,不少医生都很少开这些低价药,结果是这些药品一中标就死,成为“死标”。据报道,某合资企业规格1g的头孢曲松进价是78.00元,国产企业该产品价格仅是1.15元,遗憾的是国产品种在占药品销售的80%的医院市场里,基本上无人问津,价格高昂的合资药品却在医院备受推崇。而上述比较中的国内企业都是通过GMP标准的药企,执行国家统一标准生产,药品质量也绝对有保证,为什么不少医院喜欢高价药而不喜欢低价药呢?

    切断医、药之间不正当的利益纽带是医改成功的最基本条件

    为了弥补医疗机构的政策性亏损,国家实施了药品收入加成留用的卫生经济政策,即医院药品可以在进价基础上按一定的顺加差率(西药顺加15%、中成药顺加20%)卖给患者。

    笔者认为,正是以药养医机制客观造成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一系列难题,加重了老百姓看病就医的负担。

    一、以药养医机制让老百姓承受了不合理的医疗费用,让不少患者对医院大门望而生畏,间接损害了老百姓的健康利益,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客观上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由于药品可以在进价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顺加差率卖给患者,药价越高获利越多,一些过度治疗、滥用药物的现象屡禁不止。湖南娄底“为民”医生尽管被评为CCTV2006“感动中国”的风云人物,却因拒绝“开单提成”而无法找到容身之所,让大家看到了“一层纸”后面的“铜墙铁壁”,充分显示了个人与机制斗争的悲哀。

    其实,以药养医机制最大的弊端间接损害患者的健康。是药三分毒,尽管滥用抗生素容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但由于抗生素是当前医药市场“暴利之最”,通常利润率为20倍,由此撑起了医院与某些医生、销售人员的腰包,使医院、医生和供货商患上了对抗生素的“依赖症”。

    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生素医院使用率为30%,而近5年我国医院中抗生素的使用率均保持在67%~82%之间。抗生素类药物的费用占全部药费的40%左右。我国每年因细菌耐药导致的死亡人数大约在50万人。另据统计,我国百万人口的ADR(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报告数相对于WHO标准较少,相关数据引来不少有关“利益链”的联想。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