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归来,而是继续
关于流行性大流感的悬念中,最令人不安的是那个关于“流感第二波”的警告。
世卫组织警告:北半球流感季节的结束意味着最初的暴发可能较为温和,但随后第二波可能更为致命,就像1918年曾经发生的那样。
1918年西班牙甲型H1N1大流感几乎分为3波。第一波发生在1918年春季,第二、三波则分别发生在1918年秋季和1919年春季。其中,第一波发作曾被看作是一般的感冒,之后是一个炎热的夏季,病毒沉寂了。但就在当年的秋天,天气开始变冷时,第二波猛烈、致命的流感发生了。当时,20~35岁的青壮年者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也很高。《大流感》一书中描述道:“他们死得又快又惨烈。”尽管大流感持续了很长时间,但大多数死者死于9月中旬到12月上旬期间。第三波的死亡率介于前两波之间。
在1918年流感大流行时,从第一波到第二波再到第三波,病毒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是自己的变异,还是与其他病毒进行了重组?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高福研究员告诉本刊记者:“因缺乏数据,我们目前对几波流行中病毒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尚不清楚。我们只知道从统计数据上来看,1918年的流感大暴发有两个波峰,而且后一个比前一个凶猛得多。这也是面对本次的墨西哥流感,我们所担心的。”
本次的墨西哥流感同样是始于春季,根据病毒学家的研究,每年引起人类流感发生的流行株的血凝素大约发生40%左右的变异,而本次流行中的这批已经突破了在人际传播屏障的来自动物的病毒,在即将到来的夏天中,很容易获得与其他流感病毒交换基因片段的机会。
在5月7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两个不同的研究小组报告了对本次流感大流行的流行毒株给出了的研究结果。
首先,一个研究小组收集了自2005年~2009年2月间的11个甲型H1N1流感的偶发病例的样本,他们的研究显示:这些病毒是一种混合了人、禽、猪流感病毒的新毒株,之前媒体上对本次流感病毒的分析也大多源于此。但目前,对这次新型猪源甲型流感病毒调查小组的结果则显示,该病毒为上述的三源重配株与一种猪流感病毒进行重配后产生的新毒株。
这两种毒株有很大不同。第一种三源重配株,自上世纪90年代始,已经开始在北美的猪群中出现,少有人感染的病例,人际传播更是几乎从来没有出现过。而第二种病毒株则与之相反。这种新型的流感病毒,鲜见猪群中的暴发,却可以很容易地在人群中传播。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据此得出结论:“目前的情况并非‘1918(病毒)的归来’,而是‘1918(病毒)的继续’。”该期杂志上的综述文章指出:“很多问题目前尚无答案。”
这些问题包括:“这种新型病毒会不会成为另一种季节性流感病毒?这种病毒会不会与其他病毒(比如H3)发生重配进而产生新毒株?这种病毒会不会变得更易在人际间传播,毒性更严重,从而导致下一波流感大流行?疫苗将何时出现?”
针对后一个问题,答案就像世卫组织网站上的声明:针对本次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研发,大约需要5~6个月,而从疫苗研发出来后,还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投入大规模生产—“这要看病毒是否容易培养以及重视程度等。”在接受本刊记者电话采访时,一位世卫组织的官员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