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有没有开天价的现象?小病,例如感冒,早几年就有报道说小孩咳嗽一单开出1500元的事。大病费用,更是弹性极大的空间。例如癌症,以我日常听到的情况,治疗费用相差十倍以上是经常的。在我的老家,农村人用于治疗癌症的费用,大概是2万元左右。在我工作的城市,癌症治疗费用大概在 30到50万元之间,这些人都算是中产阶层吧。不同费用的治疗,是否带来不同疗效呢?至少从存活期来看,我没看到明显相关。但因为疗效涉及到生存质量以及不同人抗病的个体差异,所以我不能简单判断治疗费用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大病治疗几乎总有一个讨论方案的过程。对于预后不良的来说,讨论方案,我看无非是讨论病人能够拿出多少钱来治疗,人总是要油干灯尽,钱也要花到枯竭为止。
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就存在着权利的不对等。培根说“知识就是权力”,托夫勒说“信息就是权力”,汉语都译作“就是力量”。餐馆一个菜卖多少钱,这个比较透明;而医院治一个病得多少钱,这不够透明。不是有费用清单就透明了,而是医疗是很专业的问题,这个专业是由医生和医院掌握的,病人不可能明了价格,你最多知道药价,但你还是不知道那个药是否必须要用,你并不明了哪些治疗是适当的,哪些是过度或者不够的。
陈竺提出“给一个病种定一个价格,医生在治好的前提下合理用药”,这就是借助国家力量来实现病人权利。这也会产生一定问题。不同医院甚至不同的医生,医疗水平不一,医疗服务不一,怎么体现?不过,比起医院以开天价为基本选择来,病种定价还是现实的选择。最好的选择,可能是没有的,只存在“最不坏”的选择。
“不惜一切代价治疗”是一种生命伦理,人们往往以治疗表现仁至义尽,越是重大疾病,越是重在“尽人事”而不是治好;医院以治疗实现利益。这是双方目的不对称。医院掌握着知识权力,这是双方知识不对称。这两种不对称大概都是天然的,而且不可消除。现在,这使得人们一旦有了大病,就可能不惜一切地将财产输送到医院,这大概是一种最坏的交易。病种定价,可能使这种不对称略略有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