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药品零售行业的医药批发公司以上海医药股份为代表。上海医药股份是中国医药批发行业的佼佼者。其在十多年前进入药品零售时开创华氏大药房。虽然华氏的股东一度几经周折,但现在,其控股权又回到上海医药股份手中,说明其看好药品零售。华氏不辜负希望,2007年销售额11.7亿元,位列中国百强连锁药店排行榜前十强。此外还有国药集团,一直以来是医药批发行业的领军公司,2001年在上海成立国大药房有限公司,现在国大药房拥有的店数1000多家,销售额高达16亿元。
可见,同为医药行业的新进入者,医药商业公司的经验、人才、物流优势更明显,而医药制造企业在药品零售行业的发展还有待时间验证。
业外:成功与失败的对比
非医药行业进入药品零售领域者同样络绎不绝,其中最成功的代表应该是李嘉诚,他于1963年用名下的企业和记集团收购屈臣氏。现在看来,屈臣氏不是一家纯粹的药品零售企业,而是个人护理商店。但药品和保健品占了其近1/3的商品类别。假设我们不把屈臣氏归类为药店,那纯粹意义的药店就没有几家了,现在哪家有点影响力的药店不卖药妆、日用品、食品?这些基本上都是屈臣氏的主要商品目录。自从李嘉诚的和记集团进入以后,屈臣氏飞速发展,并于1989年进军内地市场。2006年,其全球门店数高达7000家,销售额超过800亿元,大于中国最大的零售集团——百联的总规模。
当然,有成功的就有失败的,即使实力很强也不一定能笑到最后。上海实业集团不能不说是一个巨无霸集团,其旗下的上市公司就有好几家,但其曾经拥有的上海实业联合大药房已出售给民营资本,宣告退出药品零售行业。作为一家成熟的有经验的投资控股公司,其当初进入药品零售行业显然不是盲目冲动的,但在运作了几年之后又将其出手,说明新进入者并不好做。当然,也可能是上实集团感觉零售这块的资产太少而选择放弃。但假设其坚持看好药品零售的话,完全可以此为平台进行吞并扩张,没必要过早选择退出。
市场就是这么令人捉摸不透,有进入,有退出,在一进一退中推动行业发展。2004年9月,美国高盛公司投资4000万美元于海王星辰,这笔资金犹如雪中送炭,帮助海王星辰实施扩张战略。3年后,海王星辰在美国纽交所顺利上市,短短3年,高盛投资回报高达4倍。虽然高盛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新进入者,但其资本的进入助推了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并实现了自我的超额回报,这显然是一出双赢好戏。
新进入者看中什么、带来什么
新进入者愿意进入某一行业,说明其看好这一行业的成长和回报。他们在获取回报的同时,带来的副产品就是推进行业的前行。
首先,新进入者能带来资金。和记集团、高盛等无不都是财大气粗的公司,他们动则几十亿美元的投资,在药品零售行业犹如资金巨鳄,能将无数的中小公司吞没。行业的发展需要资金,因为行业内的资金是有限的。
其次,新进入者能带来先进的理念。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行业内的企业由于存在太久,往往会对机会熟视无睹。而新进入者则可能用创新的眼光来看待这些机会,将其转变为收益。资金是有形的,理念是无形的,很多时候,无形的理念对行业的促进作用更大。
新进入者虽然对整个行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行业内现有企业来说,新进入者越多,被抢占市场的可能性越大,自己存活下去的难度也越大。
站在药品零售企业的角度来说,无疑要尽量想办法阻止这些“城外客”的进入,设置障碍的方法很多——
其一:规模壁垒。要开一家药店不难,不需要很大的投入,即使在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开一家中小型药店,启动资金有30万元即可。但假设要将药店做成连锁,形成规模,那没有资金实力当然不行。所以,连锁药店可以将门店规模扩大,让新进入者感觉自己机会渺茫,难以企及。
其二,成本壁垒。有成本优势就有价格优势,就能吸引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既然有那么多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成本优势肯定有吸引力。
其三,回报壁垒。现在很多医药连锁企业将利润做得非常高,有的毛利率高于50%,净利润率高于20%。在资金穷凶极恶地寻找投资方向的时候,这里的回报如此之高,如何能阻止它们进入?将利润做到合理的程度,让新进入者感觉食之无味,那就会失去吸引力。
其四,政策壁垒。药品零售行业是个高管制行业,进入确实没有那么容易,即使有了钱和人才,但假如政府不给你资质,那一切都枉然。比如说现在的医保定点药店,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申请获得的。
其五,产供销壁垒。医药行业相对封闭,从原料到制剂到批发到零售,这条链条需要一段时间的了解和熟悉,没有相应的资源很难开展经营活动,所以,这也是一种无形壁垒。
当然,适度的新陈代谢是必要的。古有诗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