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剑英:确实有些药品该把价格上调,但是在目前舆论环境下,发改委对于药品提价相当谨慎。我给你举个例子,比如氨苯酚。前段有个医生托人给发改委提建议,声称应该给这个药品提价,现在每盒1000片的氨苯酚售价18元,售价过低导致零利润甚至亏损,没有药企愿意生产这个药品了。但是鉴于目前的具体形势,导致发改委在提价时相当谨慎。
《中国经营报》:2009年11月底医保药品目录出台,现在过去半年了,为何医保药品定价表还没有制定出来?目前进展到哪一步?
郭剑英:目前尚未制订价格,主要是我们需要搜集大量的数据,可能要有上百万条数据。搜集数据并把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是最耗费时力的工作,目前数据收集工作已经基本完毕。定价工作也列入了我们2010年度的工作计划。
《中国经营报》:为什么目前的政府指导价仅仅制定最高零售限价,对于出厂价和批发价并无直接管控?
郭剑英:进入政府定价目录多年的药品大多都是经过长时间的临床检验和市场考验,有部分药品价格存在偏高现象,大部分药品价格还比较合理。
目前,我国医药流通领域的竞争已经比较充分,政府在此基础上进行宏观调控,管的太死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方向。
《中国经营报》:目前,舆论和公众对于药价问题都有很多看法,发改委为什么实行逐步降价,而不是一步到位呢?
郭剑英:对于政府定价药品,确实有两个方法,一个是推倒重来,一个是逐步降价,两种方法当然各有利弊。推倒重来理论上可以实现,但是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现实中有困难,而且在医药卫生机制尚未理顺的前提下,未必行得通。
现在我们采取的是逐步降价的手段。通过几年的调整,逐步将药价虚高的泡沫挤出去比较可行,也符合渐进式改革的原则。
基本药物降价30%纯属猜测
《中国经营报》:现在存在一个悖论,公众觉得药价虚高,但是药企还觉得降价过快。据了解,刚刚征求完药企和医药行业协会意见的《药品价格管理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对专利药品和按照专利药品对待的药品,以3年为周期进行调整,下调幅度一般不低于6%;保护期结束后,政府指导价下调幅度一般不低于15%。很多医药企业对这个规定质疑,不太清楚这两个数据制定的标准是什么?
郭剑英:专利药保护期结束后,降价是一个趋势,这两个数据我们是根据过去历次降价测算出来的一个平均值。当然,医药企业的意见我们很重视,我们会进行后期进一步的论证和讨论,征求意见稿并非最终版本。
《中国经营报》:现在很多医药企业普遍反映,各个地方招标存在一种情况,就是使劲压价,他们建议发改委不但要制定天花板价,也要制定地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