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在我国传播媒介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部分人发病。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对相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不同血清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
(四)流行特征。
登革热在全球存在媒介伊蚊分布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累及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拉丁美洲地区、西太平洋区、东南亚区、东地中海区等地区,登革热传播可常年发生。我国虽尚未形成稳定的登革热本地传播疫源地,但输入性病例常年可见。广东、云南、福建、浙江、广西、海南等多个省份曾多次发生输入引发的本地传播登革热疫情,夏秋季高发,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以青壮年为主。
三、发病机制
登革病毒经伊蚊叮咬侵入人体后,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殖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然后定位于网状内皮系统和淋巴组织中,在外周血单核细胞、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和肝脏的 Kupffer 细胞内复制,再次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引起临床症状。登革病毒与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及血液有形成分外渗,引起血液浓缩、出血和休克等病理生理改变。同时病毒可抑制骨髓中白细胞和血小板生成。出血机制可能与血小板减少及其功能障碍、凝血因子消耗有关。
重症登革热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登革病毒二次感 染 所致 的 抗 体依 赖 性 增强作用(Antibody-DependentEnhancement,ADE)、细胞因子风暴、病毒毒力变异等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 1~14 天,多为5~9 天。
登革热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程可分为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多数病例病情较轻,仅有发热期和恢复期表现,少数病例为重症登革热,表现为严重出血、休克及重要脏器损伤。
(一)急性发热期。
常急性起病,发热为首发症状,可伴畏寒,24 小时内体温可达39℃以上。部分病例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3 天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也称“马鞍热”)。发热时可伴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明显乏力,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颜面四肢可见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典型皮疹为见于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融合成片的红色斑疹,其中可见散在小片正常皮肤)。可出现皮下出血、注射部位瘀斑、牙龈出血、鼻衄等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束臂试验可阳性。此期一般持续 3~7 天。
(二)极期。
通常发生在病程 4~8 天。部分患者高热持续不退,或热退后病情加重,可出现腹部剧痛、持续呕吐、明显出血及血浆渗漏征等。少数无明显皮肤黏膜水肿等表现的患者,仍可出现严重出血如皮下血肿、消化道出血、阴道出血、咯血、肉眼血尿、颅内出血等。
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和重要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少数患者可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
(三)恢复期。
发热、胃肠道症状、出血等逐渐好转,皮疹消退,可有皮肤瘙痒。少数患者乏力等症状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五、并发症
(一)休克。
为重症登革热表现之一,发生原因多与血浆渗漏、大量出血有关。在持续发热或退热后病情突然恶化并出现休克表现,可出现寒战、皮肤湿冷、烦躁不安、口唇紫绀、脉速、脉压差小于 20mmHg,血压下降甚至不能测出等。
(二)DIC。
表现为广泛严重的全身出血、栓塞、多器官功能衰竭和顽固性休克等。实验室检查有以下三项及以上异常者可考虑DIC:血小板低于 100×109/L 或进行性下降;纤维蛋白原(FIB)低于 1.5 g/L 或进行性下降;D-二聚体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 3 秒以上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 10 秒以上。
(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以脑病、脑炎为主,表现为嗜睡、烦躁、行为异常、谵妄、昏迷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
(四)急性肝损伤。
可表现为黄疸、肝肿大、明显出血倾向、血清转氨酶明显增高、血氨增高、进行性血小板下降、PT、APTT时间延长等,个别病例进展为肝衰竭。
(五)心脏受累。
主要为急性心肌炎、心包炎,严重者可致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为胸闷、心悸、端6坐呼吸等。
(六)急性肾损伤。
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腰痛,蛋白尿、血尿、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显著升高等。
(七)呼吸系统受累。
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和胸腔积液甚至血性胸水等,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发绀。
(八)其他。
可出现横纹肌溶解、急性胰腺炎、急性血管内溶血等并发症。
六、实验室检查
(一)一般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早期开始下降,病程第4~5天降至最低,以中性粒细胞下降为主;血小板计数减少,下降幅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血浆渗漏明显时,红细胞压积可升高;有活动性出血时血红蛋白下降。
2.尿常规:可见蛋白、红细胞、管型等。
3.生化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肌钙蛋白(TNI)、尿素氮(BUN)和肌酐(Cr)等可升高。重症患者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
4.凝血功能检查:可见 FIB 减少,PT 和APTT延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升高,重症患者凝血因子Ⅱ、Ⅴ、Ⅶ、Ⅸ和Ⅹ减少。
(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
1.抗原检测:急性发热期血液中采用胶体金法或酶联免疫法检测登革病毒 NS1 抗原阳性。
2.核酸检测:血液、脑脊液等标本中登革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3.病毒培养分离:从血液等标本中培养分离到登革病毒。
4.血清抗体检测:初次感染患者,发病后3~5 天可检出IgM 抗体,发病 2 周后达到高峰,可维持2~3 月。IgM抗体检测阳性提示新近感染登革病毒,适用于登革热早期诊断,但与其他黄病毒属存在交叉反应。发病1 周后可检出IgG抗体,IgG 抗体可维持数年甚至终生。发病1 周内检出高水平IgG 抗体,提示二次感染。
(三)影像学及心电图检查。
1.超声检查:腹部超声可见肝脾肿大,胆囊壁增厚、腹腔积液、盆腔积液。心脏超声可见心脏博动减弱,严重者心脏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
2.X 线、CT 和核磁共振检查:可见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心脏扩大等。神经系统受累时可见脑水肿、颅内出血等。
3.心电图检查:可见心律失常、传导阻滞、非特异性ST段抬高及 T 波倒置等。
七、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作出登革热诊断。
(一)疑似病例。
发病前 14 天内曾到过登革热流行区,或居住地或工作场所周围 1 月内出现过登革热病例,符合登革热临床表现。
(二)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血清标本登革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或NS1抗原检测阳性。
(三)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以下之一者:
1.登革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2.培养分离到登革病毒;
3.血清登革病毒 IgG 抗体阳转或恢复期较急性期滴度呈4 倍及以上升高。
八、重症登革热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严重出血:如皮下血肿、呕血、黑便、阴道出血、肉眼血尿、颅内出血等。
2.休克:心动过速、肢端湿冷、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9大于 3 秒、脉搏细弱或测不到、脉压差减小或血压低于90/60mmHg 或较基础血压下降20%以上。3.严重器官损害,符合以下任一项指标:
(1)肝损伤:血清 ALT 和/或AST>1000 IU/L或总胆红素>85.5μmol/L;
(2)肾损伤:血清肌酐>176.8μmol/L 或高于正常值上限且超出基线值 2 倍,或尿量少于0.5ml/(kg·h)持续至少24h;
(3)心脏受累: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等;
(4)神经系统受累:脑病、脑炎、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等;
(5)其他:横纹肌溶解、急性胰腺炎等。
九、重症登革热高危人群和早期预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