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设备进口药 使用过滥代价高
作为一名基层医院管理者,我先后参观过不少医院。我发现,各医院都在探索不同的发展途径,但大量购买进口先进诊疗设备却是共同的。一所县级市医院近年来先后购置了1.5T核磁共振、德国西门子螺旋CT、日本东芝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荷兰飞利浦直线数字拍片机、日本欧林巴斯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诊疗设备,总价值达1.3亿元。事实上,市县级医院绝大多数有CT、CR(计算机X线摄影)或DR(数字射线摄影)、电子胃镜、腹腔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这些仪器几乎都是进口的。
单次购进的进口设备若能用三五十年,价格贵些似乎还不算什么,但算上其耗材、需定期更换的零部件、修理费以及定期保养等,则耗资可谓巨大。
国外一些著名企业对大型医用设备的研发是无止境的,数年之后,换代产品必然出现。若无休止地更换,要花多少钱?!除大型医疗设备,对金属接骨板、接骨螺钉、髓内钉、人工关节等,医生一般也用进口的或合资企业生产的,纯国产的几乎不用。这些动辄数千、数万的材料也是看病贵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更别说还有各种支架、补片、复律器和胰岛素泵等等。当然,这些内固定材料在组织相容性、材质、规格及解剖形状上有很大技术开发难度,但我相信,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不久的将来,自主研发的材料就能广泛应用于临床。
国产药品价格虚高的问题好解决,出厂价以任何方式公布就可以了。进口药品价格虚高却无从得知。有的药品冠以一个“洋名”,不管价钱多高,医生和患者都能接受。癌症患者用进口药物或进口“靶向”药物治疗,几个疗程下来,花费四五十万元很正常。芦笋片涨价14倍,以患者买10盒计,承受的损失约2000元,而用进口药品治疗,动辄花费四五十万元,就算药品仅涨价一倍,患者被“宰”的程度也大大超过国产药。自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常用低价药品价格越来越低,药厂都不愿生产,已经给医院正常工作造成影响,而高价及进口药品价位并没有降多少。
常见病以及无需特殊材料的手术如阑尾炎、胆结石等,一般不会导致群众因病返贫。看病贵往往都是重病、大病或需用特殊材料的疾病。医生用进口设备进行一系列检查,外科医生用进口电刀、在进口平顶灯下进行操作,一些手术置入进口支架、人造血管,术后用进口药品进行几个疗程化疗。这种状况使病人不堪重负,而外国医药公司却成了最大赢家。
因此,发展民族工业,制造国产的先进诊疗设备,对解决看病贵有着重要意义。
相关新闻:中医院发展瓶颈分析
建国60年来,我国中医院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挫折、恢复发展、科学管理、市场竞争5个时期。近20年以来,中医医院同综合性医院一起逐步被推向市场,特别是地市级以下中医医院,普遍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现象。在西医成为主流医学的大背景下,中医的发展受到很大冲击,全国大多数中医院处境艰难,“西化”现象严重。由于中、西医院的资源差距较大,在人力资源上中医医院也不占优势,并且中医医院应急服务能力不强,难以胜任医疗多样性的要求。随着西方现代医学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中国医疗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整个医疗市场及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加上中医从业者对传统中医药内涵理解和继承不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中医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导致中医医院发展处于困境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投入严重不足,管理机构不健全,二是经营理念落后,管理水平有待改善。目前中国西医从业人数有万人,而中医只有万人;西医院有万个,而中医院只有万个。国家对中医院的投入也远远小于西医院,甚至购买或进口一台先进的仪器设备就相当于一所中医院全年的投入。据了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后,每年基建经费有1000万元,直到2001年原国家计委单列的中医机构基建经费也只有3500万,而全国属于政府部门管理的县级以及县级以上的中医医院有近3000家,可谓是“僧多粥少”。中医医院的基础建设投入与西医医院无法相提并论,这也是中医机构与西医机构差距越拉越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有资料显示:1995年,部(局)级综合医院年院均差额拨款数为中医医院的倍,专项拨款数量是中医医院的倍;2000年综合医院院均差额拨款为950.9万元,中医医院为479.4万元,综合医院院均差额拨款为中医医院的2倍;2000年综合医院院均专项拨款为1,275.8万元,中医医院为1,039.6万元,综合医院院均专项拨款为中医医院的1.2倍。这表明国家对中医医院的投入的力度与综合医院相比差距较大。在科研投入方面,中医药的科研经费与西医药的科研经费之比为8.7:91.3,差距更为悬殊。
虽然各省都成立了中医药管理局,但地市县无相关机构,上下无法对口,被动应付,有的地县卫生局虽设有分管领导,但大多是分而不管。管理机构不健全以及投入不足导致中医院设备跟不上,人员积极性不高,限制了医院的发展。有的地方中医政策得不到认真贯彻落实。在医疗事故的处理上无中医方面的政策法规,有相当部分县级中医院连参与医保的资格都没有。由于机构不健全,管理环节缺失,诸如像《条例》规定的“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逐步增加对中医药事业投入,扶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并“享受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等具体政策难以得到认真贯彻落实,税收照征,各样摊派费照纳.
加大对中医院的投入很重要,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为投入并不一定能产生效益。目前中医院中医药特色不浓,优势发挥不够,中医水平下降临床治愈率低,诊断方法普遍西医化等问题十分突出。以至于中医院医疗市场占有率份额偏低,综合效益差,这些问题的出现,尽管原因很多,但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医院不能很好地坚持中医特色。我国现行的中医医院机构僵化、经营不灵、资源虚耗、服务滞后等弊病严重制约了中医医院的进一步发展。中医医院的建设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的方面有很多,存在的问题也错综复杂,但经营管理理念落后是中医医院尤其是基层中医院发展处于困境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