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参保热情不高因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2011-01-08 17:05:43    来源:  作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出台《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接接续暂行办法》,这是继出台基本养老关系跨省转移办法后的又一项惠及个人基本保障的政策,这一办法于2010年7月1日起实行。暂行办法规定,从2010年7月1日开始,流动人员跨省就业时可以转移自己的医保关系,个人账户可以跟随转移划转。除医保关系可跨省转移之外,随参保人身份的变化,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种不同类型的医疗保险关系,也可互相转移。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可在就业地参加当地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回农村后可带回,转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而且不会中断。

  流动人员医保所困何处

  对于兰州市庞大的流动人口来说,普通的头疼脑热,几粒药片就解决问题了,一些年轻人甚至说,“死扛”也是治病的办法。

    其实早在2009年,兰州市就出台了流动人口可以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政策,但是这一惠民新政却因要让流动人口在“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二者之间做出取其一的选择,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鲜有人问津。

    “新农合”遭遇尴尬

    魏金鹏用被子蒙住头,蜷缩在床上。这是一间没有暖气的出租屋,尽管当天气温降至-8℃,魏金鹏也没生火炉。像他这样的打工仔,出租屋只不过是一个睡觉的地方。如果不是时断时续的胃疼一直折磨着这个19岁的小伙子,他现在应该在广告公司干着单调而乏味的喷墨打印活计。

    魏金鹏是天水秦安人,初中毕业,身无长技,目前在一家广告公司打工,每月工资不到1000元。租住于拱星墩一处民宅内,每月需负担140元的房租,除去日常吃饭花费已所剩无几。初入这间大约4平方米的房子,一股浑浊的气味直钻鼻子,为了保持室内温度,仅有的一门一窗,魏金鹏很少打开过。即使这样,房子里依然感觉十分阴冷。魏金鹏却说:“盖上被子睡觉的时候一点也不冷。”

    2010年12月31日早晨,魏金鹏来到了拱星墩村卫生所,他没有钱输液,甚至没有多余的钱买一盒药,他央求大夫陶兴给开了几片西药,用纸包上,费用不到2元钱。“你看,现在还有数药片卖药的吗?”陶兴无可奈何地说。

    这次胃病突发,让一直自诩身体好的魏金鹏有点手足无措。“长这么大,我很少得病。”魏金鹏说,“在兰州打工的这段时间,总是挣多少花多少,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哪天会有个头疼脑热的。”即使有时候感觉身体不舒服,他能拖就拖,除非病情无法好转才去看病。

    已近年末,魏金鹏打工一年没有存下一毛钱,“就是勉强能够养活自己。”这次胃病突发,魏金鹏没有选择去医疗条件好一点的医院,他甚至没敢去街对面的拱星墩社区卫生服务站,他说:“去一次怎么也得几十元吧。”

    魏金鹏在老家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是当他离开农村,只身来到异乡,却发现自己长期生活工作的地方,新农合无法给他医疗保障。

    当这个19岁的年轻人背起行囊,走出大山寻找机会的时候,他已把自己赤裸裸地抛向了冰冷的现实中,一旦生活发生些许波动,往往没有一点招架之力。

    在拱星墩后街卫生服务站,韦丽娟正在照顾着感冒的女儿输液,为了防止滚针,5岁的女儿脚板上垫着纸板,在妈妈的怀里不停地哭闹。这是女儿入冬以来第一次感冒,韦丽娟觉得女儿真是长大了,身体也好了,在这位年轻的母亲的印象中,一到冬天,女儿总是一个月感冒一次。韦丽娟不得不每个月都要预留出五六百元现金,以备女儿不时之需。

    韦丽娟一家三口来自于榆中县,也租住在附近的民房里。她在兰州打工已经有7年的时间了,其间换过很多工作,最后落脚在一家餐厅,但依然干着最辛苦的活。因为没有固定住所和兰州市户口,即便身在这个熟悉的城市,也让韦丽娟感到陌生。夫妻俩每月有3000余元的收入,她已经觉得不少了。但韦丽娟有自己的难处,这次女儿感冒,让本来不太宽裕的家庭收支更显紧张。“这次感冒挺严重,已经治疗了三天,花费200多元,医生说孩子有点肺炎,也许要治疗近10天的时间,没有1000元打不住。”韦丽娟无奈地说。

    像所有的父母一样,在给孩子看病上,韦丽娟从来不敢马虎。但如果她自己病了,韦丽娟笑着说:“扛一下就过去了,大不了吃点药。”

    和魏金鹏一样,韦丽娟也在老家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但韦丽娟至今没有使用过这份保险。她苦笑着说:“我住在兰州,生病了不可能回到榆中去,所以买的新农合对我们的作用不大,甚至是根本没有作用。”因为有亲戚在保险公司工作,在多次动员后,韦丽娟还给女儿买了一份商业医疗保险,每年需要交3000—4000元钱。“现在什么东西都在涨价,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都想把它(指女儿的保险)给退了。”韦丽娟说。

  “我们也想有医保”

    “医保?”王之栩睁大了眼睛,表情很夸张。他用带着江苏邳州口音的普通话说:“我太需要医保了。”

    2010年8月,王之栩生了一场大病。当时,他正带着施工队在白银干活,突发急性胆管结石,先后在白银和兰州两地做了手术,花费3万余元。

    “我去年在白银做了一次急性胆管结石手术,花了1.8万元,结果由于手术不彻底,又在兰州重做了一次,又花了一万多元,总共3万多。”说起这件事,王之栩有点气愤,“白银那次应该算是医疗事故,我一个外地人,根本得不到任何说法,只有自认倒霉了。”

    王之栩1992年来到兰州打工,从一名普通的木匠做起,现在开始做建筑装修生意。2010年,王之栩急性胆管结石发病的时候,他把手头的钱全部拿出去包了工程,所有的医疗费都是老家寄过来的。“我们又没有医保,这一场大病,我2010年算是白干了。”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