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看病贵问题 医疗体制改革才是正途

2011-03-07 18:33:29    来源:  作者:

  姜林奎:改革医保药品报销方式解决“看病难”问题

  “治病要找准病根,开药也要对症下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是找准结构性矛盾。”全国人大代表、哈药集团总经理姜林奎说,国家应尽快改变目前的医保药品报销方式,从根源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姜林奎代表说,在新医改的推动下,当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在基层稳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明显加强。但是,药品价格等改革问题仍面临攻坚战。

  “药价究竟高在哪?很多国产药品的出厂价格还比不上一瓶普通纯净水的价格!”姜林奎分析说,“药价虚高”的关键是一些高价药垄断了市场,虽然药品的成分和疗效上区别不大,但是一些医院和医生在使用上却倾向“高价药”,因为低价药的加价利润空间太低,说白了就是“不能把出厂价1元钱的东西加成100元,否则太离谱了”,但一些高价药贴上了“进口药”、“合资药”等标签后,就可以成倍涨价在百姓兜里“掏钱”,这里面有着惊人的、明着暗着的加价率和牢固的利益链,而普通百姓只能被动接受“按方抓药”。

  “必须改革医保药品报销方式,将现行药品按比例报销方法改为定额报销方法。”姜林奎说,如果药品的价格基数高,那么患者自费的部分额度也就更大,以头孢曲松钠为例,如果普通病症患者使用国产头孢曲松钠,患者只需负担每支0.10元即可,而使用进口药品则要自己负担91.50元。所以,应该采取定额的报销方法,在确保患者治疗的前提下,对高价药和低价药实施不同的报销比例,在政策上鼓励医疗机构和个人多使用平价药、低价药。而对于重大病症,可以启动大病保险支付机制,从而保证重症患者在不增加过大负担前提下使用高端进口药物。

  姜林奎建议,定额报销方式在实行中要注意几个方面,包括针对医保目录品种进行全面成本调查、专家评审确定每种药品的报销金额、评审过程全程网络直播并接受全社会监督、加强药品按定额报销的公示等。

  姜林奎认为,实行定额报销后,可以有效遏制不合理用药问题、抗生素滥用等问题,使人民用药安全保障大大提高。此外,我国每年至少可以节约2000亿元的医保资金支出,使更多的资金保证新医改的补偿机制。

  相关新闻:唯有透明才是根治药价虚高的良药

  为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虚高药价,山东部分城市正在推进医疗机构用药集中配送。然而,这一旨在惠民的医改举措引发质疑:一些地方政府推行的药品集中配送变为“一家配送”。独家配送后部分药价不降反升。

  这是一种颇具讽刺意味的结果,政府针对药价虚高的痼疾开了一剂“药方”,不成想,“病”不仅没治好,反而越治越严重了。

  其实,用药集中配送的适得其反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集中配送就意味着去竞争化,意味着一定的垄断,而市场垄断化程度越高,商品的价格就往往离本身的真实价值越远。当“阳光集中配送”被赋予了降低虚高药价的宏大民生主题,权力稍微有一些私心杂念,就很容易在确定集中配送药品的企业名单时插手,个别有幸受到权力青睐独揽药品市场的企业等于受到了鼓励,在制定一些药品价格时自然更加有恃无恐。

  看来,旨在通过改变药品配送机制来降低虚高药价的途径是不成功的,不管是多家配送还是集中配送,都难以从根本上撼动虚高的药价,甚至连标都治不了。

  药价虚高的症结并不在中间销售环节太多,中间销售环节只是表象原因之一,其他的表象原因还有生产环节“换盒不换药”、医生开药拿提成、监管部门定价虚高以及药品招投标环节存在猫腻等几种,这些原因看似复杂,实际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缘自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不透明。因为不透明,一切都在暗箱操作,各种潜规则乃至腐败都可大行其道,在利益交换中一步一步地推升药价,因而一盒成本价仅需几角钱的药可能一路走来,附加了各种见不得人的“灰色成本”后,堂而皇之地身价暴涨到几十元,由于民众看不到药品的价格形成机制,无从对药价进行有效监督,只能稀里糊涂地当冤大头。

  笔者以为,唯有药品成本透明才是根治药价虚高的良药,有关部门必须对症下药,采用行政法律手段建立药品价格透明形成运行机制,督导药品生产、销售、使用单位公开药品的生产成本、中间销售成本、医院加价比例,公开政府部门指导定价的依据,并可以考虑把药品价格形成简要情况印制在药品的包装盒上,让患者一目了然。药品的价格形成机制透明了,社会各界就能够有效进行监督,药价构成中一些不合理的“灰色成本”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不管是多家配送,还是集中配送,药价都会理性地回落。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