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说,降价总是好事,替老百姓省了钱。但经过前26次降价的操练,民众对这第27次降价也许未必有如专家那么乐观。道理很简单,药品降价利好,要真正兑现为民生福祉,离不开两个前提:一是廉价药不会“降价死”,市场或医院药房有得销售;二是医生不会“只选贵的、不选对的”,要保证廉价药能顺利进入临床药方。事实上,这个基本还是很难。
此前的经验告诉我们:国家一旦指定药品降价后,新一轮怪圈立马上演:代理商停止进货、医院停止开方、药厂停产。“降价药”当然不会真死,只不过是“新瓶装旧酒”,华丽转身为“新药”,继续成功地高价上市,结果呢,药品降价令很可能逆转成涨价的黄金契机。这样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以前降到5分钱一片的硝酸甘油,很快寿终正寝,现在6毛8一片的硝酸甘油,就是“降价死”后出的新产品——当然,它并不在降价目录之列;头孢氨苄是一种消炎药,2006年的第19次降价,10片装的头孢氨苄胶囊降价到2块2,现在,你同样找不到这样的药,取而代之的是头孢羟氨苄,一盒也要二三十块钱……
山西:新政还未实施限价药已开始“失踪”
2011年3月28日,我国即将执行新一轮的药品限价政策。事实上,为切实控制药价和医疗服务价格,国家有关部门曾先后多次颁布药价调整和限制目录,自1997年以来,这已是第27次颁布药品限价目录。
然而就在新一轮药品限价令尚未执行时,有读者反映上一轮的不少限价药又玩起了习惯性“失踪”的把戏。势同雷霆、惠及百姓的“药品限价令”,就这样被化解于无形,这或许是有关部门始料未及的尴尬。
为此,本报记者多方采访,揭开“限价药”遭遇“限价死”,或者改变包装规格“死去活来”的图景,并竭力挖掘其背后的动因,探究限价药究竟“病”在何处。
市场观察
限价药常消失
在山西省物价局去年12月发布的《关于降低头孢曲松等部分药品最高零售价格的通知》(下称“通知”)的第一品类中,香港澳美制药厂五种规格的阿莫西林名列其中。
3月3日和4日两天,记者走访了太原市桃园二巷、府东街、朝阳街、迎春街、双塔寺街的9家药店,其中不乏大型连锁药店,然而,药店销售人员均表示没有该厂家的阿莫西林销售。
在记者走访的数家药店里,同样在“通知”限价名录中的海南普利制药有限公司的尼莫地平胶囊、天津产的甘露醇、常州制药厂的卡托普利等药品,在很多药店也统统是“没有货”。
这几乎是“限价药”的习惯性“死亡”,2010年10月,规格为0.26克*24片装的麻杏止咳片,在限价之后也失踪了。因为限价前该产品每盒8.6元,而限价后的价格则为3.4元,利润的减少显而易见。
高价药“流行”
市场上常见的胃药西咪替丁,在2004年限价后,100片装每瓶的价格为4元。但2005年起,这种药就有些难寻了,而成分几乎相同的“类”西咪替丁,则以40多元的价格重出江湖。
不单单是西咪替丁,早些年人们熟知的几分钱一片的阿司匹林,对感冒头痛等疗效很好。但在限价一段时间后,不少医院已经开不到这种药了,取而代之的是高价药“巴米尔”。但事实上,其成分也就是单一的阿司匹林。
虽然药品不一样,可是有一点却是并无二致。同一种成分的药品,如此“死去活来”一番,价格却是几十倍的增长。
当然,药厂的招数绝不仅限于此。
和过去调价不同,去年12月的“药品限价令”剑指外资药、合资药等“贵族药”。有评论称,这是5年来国家首次对外资药品价格“开刀”。辉瑞公司的阿奇霉素片剂,也在这次限价的范围之内。
在记者走访的药店中,只有万民、益源等连锁药店销售这种药,而且销售人员并不推荐购买这种进口药。在一些单体或小型连锁药店,销售人员表示,没有辉瑞公司的阿奇霉素片剂,但是有针剂和胶囊,不过并不在限价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