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突然接到药监的电话通知不要进蜀中的货,具体原因不清楚。”近日,一则关于四川蜀中制药被勒令停产的消息在医药商业行业内疯传。
四川蜀中制药因普药品种众多,在业界又有“普药大王”之称,拥有国药准字品种200多个、六大剂型。其中包括阿莫西林胶囊、盖克感冒胶囊、复方板蓝根颗粒、氨咖黄敏胶囊等八个普药拳头品种。2010年,蜀中制药销售额20亿元左右。根据此前媒体报道,蜀中制药董事长安好义是国内“第三终端第一人”,其产品以基层医院和农村市场为主,目前各级医院市场占公司销售额的60%左右。广东一家连锁药店的老总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蜀中的品种在广东药店卖得很少,通常只有一个品种在卖,“但蜀中的产品在业内是出了名的低价”。
四川一家医药商业公司的副总经理对羊城晚报记者说,“在(四川)省药监局4月底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蜀中制药被点名批评了,说是基本药物生产有问题。”但他并不愿意透露更多的信息。
“蜀中事件”追踪:停产了 涉嫌假药仍在销售
5月20日,《羊城晚报》率先报道了“中国普药大王”四川蜀中制药有限公司因疑有质量问题,中药GMP认证被药监部门收回,中药生产线已被勒令停产整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但记者最新获悉,蜀中生产的涉嫌假药并未下架,仍在销售。而连日来,不少医药行业内人士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相关部门追求政绩、药品招标追求低价、制药企业有意造假、职能部门监管缺失……“蜀中事件”绝非偶然。
降药价成“政绩”
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牛黄解毒片12粒1袋0.1元、复方丹参片一瓶60片0.95元、5克装板蓝根每袋0.12元、青霉素每支0.28元、藿香正气水10支1元……这是部分基本药物在一些省市的中标价格。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基本药物的中标价大大低于行业平均生产成本,甚至远远低于药品原辅材料采购价格。但就是这些价格越低的基本药物,在一些省份的基本药物招标中就越是吃香。
在百度上输入“基本药物招标”就不难查找到这样的信息:“黑龙江招标采购基本药物中标药品平均价格降38.4%”、“福建省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价格平均降幅45.78%”、“四川首批基本药物招标价格降幅54%”……药品价格的“降幅”几乎成为了各地基本药物招标成功与否的唯一指标,而且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因为在“看病难、看病贵”广为诟病之际,“低价”才是硬道理,相关部门也将降低药价当作政绩工程进行考核。
“但事实是,这些部门一味地追求低药价,老百姓并没有太大的感觉。”四川一家医药商业公司姓沈的经理告诉记者,这些超低价中标的药品如果真是通过弄虚作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偷工减料、随意替代投料、提取物成分添加勾兑等违法行为制造出来的话,不仅对患者无效,甚至还拖延加重了病情,最后患者往往转而到三级医院就诊,由于医疗体制问题,三级医院依旧会给患者开大处方,开非医保药,最终老百姓还是得自己掏钱。
“双信封”
拦不住“合格”假药
相关部门的盲目追求超低价,基本药物招标“唯低价论”,于是目前的基本药物招标“双信封”制也备受推崇。所谓的“双信封”制,一个是经济技术标书,即质量分,另一个是商务标书,即价格分。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双信封”本身是希望通过技术标,淘汰一些企业出去,但是技术标的主要分值却是来自药企GMP(药品质量管理规范)。众所周知的是,在我国,所有药企都必须通过GMP认证方可进行药品生产,也就是说,大家都能通过GMP。“因此,基本上大小企业都能通过技术标,技术标的筛选功能基本上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