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血府逐瘀汤”2年涨了4倍 中药材刮起了涨价风
5月26日,拿着刚配好的一副中药“血府逐瘀汤”,市民周建业有些咂舌,他没想到,仅仅时隔两年,同样的一副中药,价钱涨了四倍。
今年63岁的周建业清楚地记得,2009年,他外出爬山,不慎摔倒碰了头。去医院就医时,医生开出了“血府逐瘀汤”,当时这药一副也就四元多。这两天,周建业再去药店抓这副药时,药价已涨到近20元。药店工作人员表示,药方中的三七、熟地等原材料的价钱都翻了几番,不涨价不行。
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中药店发现,不少中药都有涨价。5月26日一大早,在市区王德裕堂国药馆,销售人员正在调整部分中药材价格,其中,川贝售价从3月份的47元/10克,涨到了58.05元/10克。涨价榜上不仅有川贝、金银花、浙贝、黄芪等植物中药,一些动物药材如金钱白花蛇、全蝎、地龙等,也都争相驶上了涨价的高速道。
“不少中药材进价每个月变一次,过去涨价涨几毛,现在一涨就是几倍。”国医堂的一位老中医感慨颇多,以前看个简单的病,开出10元以下的单张处方并不难,可如今一张处方开出的药最少也得三四十元。
事实上,中药涨价自2009年下半年已露端倪。在甲流等疫情出现后,中药可以预防疫病的说法推高了中药价格,不少常用药材价格上涨了20%至30%,部分药品价格甚至涨了50%。
到底是谁在推动中药涨价?浙江汉方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耀红分析,中药材价格迅猛上涨,与近几年其主产地福建、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气候导致减产有关。
其次,近几年,中药被市民追捧,治疗疑难杂症,中药材优势显现,越来越多的产品对中药的需求增加,例如保健食品、饮料、美容等行业,导致中药材的需求量上升。
此外,热钱涌入,一些游资瞄准中药材这个投资途径。中草药种植成本增加了,但是上涨的价格却没有转化为药农的收益,而是越来越多人涌入经销链条。
相关新闻:黄芪翻三四倍 药材飞涨中医开方不敢下笔
去年以来疯涨的中药材价格目前还在高烧中。记者今天从各大医院了解到,目前在医院里20元以下的药方已不多见。面对飞涨的药材,医生开方都不敢下笔。
中医药素来以“简、便、廉、验”著称,不过,现在这个“廉”字,医生说起来都觉得底气不足。一位医生告诉记者,原来治感冒开一天的汤药一般不超过10元,但是现在一般直奔20元。因为患肾病长期吃药的患者老刘昨天在医院开了14天的汤药,价格达到了四位数,超过了1000元。老刘的主治医生小李告诉记者,她开药的时候反复斟酌不敢下笔,“穿山甲是老刘必须要用的药,原来一公斤大约2万元,现在要6万元。”
近一两年来中药材涨价非常明显,麦冬、金银花、太子参、党参、三七、川贝、葶苈子、丹参等药材涨幅明显,甚至成倍上涨,像黄芪的价格甚至翻了三四倍。脑病科医生小曲说,原来患者都是熬药吃,现在他会根据情况让患者把一些药材研末吃了,“药材太贵了。”至于穿山甲这样的“贵族药”,“尽量不用,怕价太高吓跑患者。”
记者了解到,由于药材价格涨得太快,一些黑心的商人还想出了“歪道道”。有的商人以次充好,比如用二等山楂冒充一等山楂,这样的商人还算有良心的,有的人会在药材里非法添加硫酸镁等重金属粉,增加重量;还有的商人把假药搀到真的药材中,“把滑石粉加一点茯苓粉末制成假的茯苓丁,再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到真的茯苓丁中,一般老百姓根本看不出来。”
虽然药材价格涨幅较大,但多数患者因为能报销尚还可承受。而中成药生产厂家处于药材疯涨、药价受政府管控的夹缝之中,压力很大。中药材天地网的数据显示,中药材价格最低涨幅为10%,最高涨幅达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