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商炒作与大旱绝收并存 部分中药材价格疯涨20倍

2011-08-05 09:14:26    来源:  作者:

  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认为,当前中药价格的普遍上涨,除去干旱、冰冻等自然灾害的短期影响,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过度开发野生资源,药材种植基地基础薄弱,流通模式落后导致供需失衡。以金银花为例,当前市场的年需求量在10000~11000吨,但每年的供给量却只有8000吨左右。

  “作为农产品和药材的集合体,中药材价格不断波动是正常现象。需要警惕的是某个品种的暴涨或暴跌。”房书亭说,个别商人囤积居奇或某种药材突然因为某种原因为民众所热衷,是导致药材价格不正常波动的原因。前者比如太子参,后者比如七叶一枝花。

  “药材为什么涨?用货量大了呗。你看电视上,天天有专家讲这个中药那个中药的,保健品、化妆品全都说里面有中药。”一位长期跟踪安国药市的东北药材批发商认为,药商囤积一些药材不是价格上涨的主因。

  部分中药材价格疯涨20倍 药农很受伤病号难度日

  对于中草药材频繁涨价,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间商囤积炒作固然不可恕,但一些药材产地大旱绝收,加之药材收购价格偏低,导致药农种药积极性受挫才是根本原因。

  中药材“离经叛道”你我他苦不堪言

  眼下涨价成风,连治病救人的中药材也难以幸免。一些药材比如党参、太子参的价格仿佛坐上了直升机。中药材涨价不仅给药店带来了经营上的压力,更让长期依赖重要“简、便、验、廉”的老病号们日子难过。

  平价药房难有平价

  “中草药材涨价涨疯了,离谱啊!再这么涨下去,恐怕平价生意就难做了!”近日,北京多家平价药店的药剂师对记者说出了心中的抱怨。

  在北京百峰堂平价大药房,中草药柜台的药剂师小李苦笑着对记者说,他在药店干了五六年了,对于药价如此涨势还真的缺乏思想准备。就拿太子参来说吧,其产地主要在贵州省。由于西南大旱和人为因素,比如囤积和炒作,与2009年相比,其价格已经翻了20多倍。原先批发价大概在30元/公斤,而现价已经涨到了650元/公斤,可谓天价。

  再比如党参,同样由于囤积炒作等人为因素,2009年的批发价只不过20多元/公斤,现价已飙升至170元/公斤,零售价则达到280元/公斤。小李说,对于一般药店来说,至少需保证30%的利润,否则无法经营下去。水涨船高,既然批发价涨了,零售价也不得不跟着涨。但目前的确是涨得太多了,让一些老顾客都难以接受了。

  小李坦率地对记者表示,政府出台的“三限”政策,其实针对的就是中间商囤积炒作,虽然药材价格猛涨,但药厂并没有获得多少利润,钱都被中间商用囤积炒作的手法赚走了。

  中草药材涨价不仅影响到药店,也影响到一些大医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川贝母这种药材其批发价格已从2009年的700元/公斤涨到目前的3800元/公斤。目前在一些大医院,比如航空医院已经卖到8元/克(8000元/公斤),而在一般药店的零售价格则在4元/克左右。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