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中成药生产企业对于不断增加的成本连连叫苦。有药企表示,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企业却不能擅自调高药品的价格,因此,中药材价格上涨导致一些药品生产企业毛利率降低。据了解,我国的中成药,特别是那些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要接受政府定价。有分析人士认为,那些销售收入大部分来自成品药的中成药企业,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将会面临生产成本增加的压力。
药品降价“误伤”传统中成药
药品降价“误伤”传统中成药 一批廉价药品停产退出市场并被较高价格药品替代,反增患者压力
本报讯 (通讯员朱慧华 记者姜澎)上海市雷允上药业拥有将近400个药品批文,但是目前常年连续生产的只有50个,拥有的国家基本药物板蓝根颗粒、感冒退热颗粒、消炎利胆片等价廉物美的药品如今已经停产退市。在药品20多轮降价下,一些高价药的价格下调确实使病人得到了实惠,但是一些价格定于上世纪80年代的药品,却在一轮又一轮的降价中不得不退出了市场。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谢建群教授在今年的两会期间精心准备了关于上海市传统中成药市场调查的报告,建议有关部门关注传统市售沪产老牌优质传统中成药愈来愈少的现状。
原材料涨价,招标价下调
谢建群教授分析称,这些中成药退市的重要原因,是逐年上升的原材料价格和逐年下降的过低招标定价。中成药作为特殊商品由国家进行严格的价格管控。当中药材全面涨价时,中药饮片、中成药制造业的成本无法在下游纾解。
近年来,药品连续实现了20多轮降价,包括八九十年代制定的药品价格也未能幸免。上海的情况更加突出。上海对中药饮片、中成药零售价都需经政府部门的审批、公告,方能获得价格调整,几乎所有产品均实施政府管理。北京、广州、浙江等省市却对部分品种实施市场化管理。在以上管理模式差异的影响下,上海市场的中药饮片价格一般都低于上述省市。
高标准产品难抵降价潮
“更严重的是,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和成药价格的下降使得不少药厂在控制成本上花费心思。”谢建群教授称,“上海的制药企业历来以中药饮片投料,这与用原药材投料有极大的成本差异。向通过GMP认证的中药饮片企业采购投料饮片,比用原料投料成本至少高出40%。”而上海市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历来在全国名列前位,上海企业采购进来的中药材全项检测一次合格率仅为52%。在如此严格的标准下,上海的中成药企业产品退市已是必然。而且,近年来上海药材、饮片企业检测费用也逐年上升,成本进一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