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改革,一直是医疗体制改革的敏感环节。
1998年至2007年,发改委已连续24次对药品降价。但“以药养医”的体制下,药品的实际价格构成十分复杂,由于流通环节成本过高,药企纷称“无利可图”。
“自2007年以来,我们再没有出台过降价的政策,就是考虑给医药企业一些喘息的时机。另一方面,也让企业有调整策略、适应大环境的机会。”发改委价格司医药处一位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而新医改,再次带来了药价调整的契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药企普遍认为,医改新政下,药价进一步调整势在必行:医疗保障体系中使用的药品,以国家“买单”为主,在国家财政支出有限的现状下,国家当然希望尽可能提高财政投入的效率。
主推“低价药”
事实上,近日,一场全面的药价调查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发改委再次给医药企业下发《药品成本专项调查表》,内容涉及生产过程的原辅料、能源、人工成本以及销售过程中的费用等多个方面。业界普遍认为,这是“下一轮药价调整”的前奏。
上述发改委人士指出,在此前“以药养医”的体制下,药品价格在各环节的实际构成中,生产成本只占30%,商业流通成本占到20%到25%,其中包含医药代表5%的提成,医院环节占据45%到50%,其中包括医院加价、折扣和医生回扣的费用。
“目前的药品价格,包含了本应由财政和医疗服务业务承担的对医院成本的补偿。”该人士表示。
现行体制下,实行政府定价的药品,主要是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药品及其它垄断的特殊产品(如避孕药、预防免疫药、麻醉药等)。
目前,纳入政府管理价格范围的药品数量为2400种,占市场流通药品数量的20%左右,占市场销售份额的60%左右。定价方式为,国家制定最高零售价格,生产经营企业和医院在“不突破政府规定的最高零售价格”的前提下,依据市场竞争情况确定实际出厂、批发和实际零售价格。其中,医疗机构拥有15%的加价权,可以在购进药品价格的基础上加价15%,作为自己的合法收入。
问题是,在这一机制下,价格便宜的药品,在医疗机构特别是城市医院基本没有市场,主要销往农村。
对于未来政府管理药价的新趋势,上述发改委人士认为,需要合理调整“政府定价药”的范围。并且,配合医改整体方案,使其进入更广泛的市场。
“推行基本药物定点生产和集中采购,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由于是政府采购买单,这部分产品的价格应该由政府确定,同时由于政府采购量巨大,可以确定一个较低的价格。
“单独定价”暂停
在此背景下,高价药首先受到“关注”。在中国市场,原研药和仿制药的价差,一直备受争议。
“原研药享受单独定价,以致比仿制药价格高出许多”的现实,被国内不少药品生产商指责为享有“超国民待遇”。业界传闻,发改委有可能调整单独定价策略,此举对在“单独定价”上获益最多的外资药企影响较大。
专利药,由于其前期研发投入巨大,享有高药价,是全球通则。但目前,很多外资药企已经过期的专利药,通过单独定价政策,仍获得了超过国内药企同类产品的“待遇”。很多药品的价格,是国内同类产品价格的3-5倍。
对此,上述发改委人士表示,对于西药的单独定价和中药的优质优价政策,实质都是给与特殊定价政策,但政府部门对这一特殊待遇的给与,已经越来越谨慎了。“西药的单独定价,最后一批2005年8月公布,此后一直暂停。中药的优质优价,最后一批是在2007年上半年,目前也是暂停。”
该人士表示,发改委已经明确要求严格“单独定价”政策,同时,还将出台“抑制医疗机构使用高价药”的政策。
过度仿制“从低定价”
低价药,同样面临下调压力。
“比如,对首仿和二仿定不同的价格,对过度仿制品种实行上市后‘从低定价’的制度,这些都在讨论当中。”上述人士指出。目前,我国95%以上的药品都是仿制药,甚至是过度仿制品种。
所谓首仿药,是指“首先研究申报、国外已上市而在国内未上市的药品”。由于首仿药相对后来者,投入的研发生产费用较高,业界一直有呼声,应与其他后来仿制药有所区别。
近日,纽交所上市企业先声药业,在国内上市了高端抗生素药品安信,这也是国内注射用“比阿培南”的首个仿制品种。
先声药业总裁任晋生告诉记者,由于是在国内上市的首个该品种仿制药,先声药业研发投入和厂房建设的成本已经上亿,目前的定价比国外同种药物略低,应该说政府已经考虑到企业的创新成本,给与了价格倾斜。
但未来,如果国内再有“二仿”甚至“三仿”的品种,定价肯定比首仿要低。“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创新成本不能回收,这种创新投入是不能良性循环的。”任晋生表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新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对仿制药品实行“后上市价格从低定价”,将有效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引导制药企业由“生产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