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成本价格调查的四点建议

2009-03-23 11:52:07    来源:  作者:

  药品成本价格调查请将好事办好

  据报道,国家发改委目前正在对政府定价的2000多种药品进行价格摸底调查,目的是为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做前期准备。(3月22日中国新闻网)

  这真是一则千呼万唤始出来、令人们望穿秋水的好消息。众所周知,目前医药界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如药品购销过程中的回扣现象极其普遍和严重,导致某些医院和医生偏爱价格高的药品。而购销黑洞之所以形成,就在于药品定价没谱,虚高的药价为各种暗箱操作提供了充裕的空间。现在终于开始对基本药物的成本价进行调查了,这或许意味着医改终于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不过,当细看国家发改委此次摸底调查的具体操作,笔者还是想提几点建议。

  建议一,调查不宜仓促。此次调查将在3月底结束,而据北京电视台报道,3月4日,发改委办公厅才下发《关于开展药品成本价格调查的通知》,要求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填报药品成本和价格调查表。据此推算,此次的调查时间只有短短的不到一个月,对于多达2000多种的药品来说,时间显然过短。

  建议二,调查宜拓宽范围,特别应该相信公众的力量。如果将调查范围局限于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调查结果与这些被调查对象利益攸关,我们应当记得医药行业协会屡屡上书发改委,对其药品降价方案进行抗议的旧事,因此,如果将调查范围局限于药企,就必须防范结果的失真。

  建议三,应及时出台与规范定价相配套的措施。当部分药品参照成本实行合理定价后,生产和流通企业的利润必然降低,那么,生产企业会不会偷工减料?会不会以各种理由减产停产,却转而生产所谓的“新药”?因此,笔者认为有关部门与相关药企应订立严格的合约确保生产,实施质量保证金制度,并且对新药的审批要更加严格,同时加强对医院和医生的监管,避免“基本药物”被搁置不用,让降价的利好落了空。

  建议四,降价与涨价的范围必须严格把关。据北京电视台的报道,决策层已经对新一轮的药价调整达成了一个共识,即“降低价格偏高的药品零售价格,适当提高临床必需的廉价药品价”。由此,这次药品成本调查并不单单是为了实现某些药品的降价,还包含着对那些微利的廉价必需药的涨价。应该说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路,近年来,一些经过多年临床检验效果较好的廉价药,由于企业无利可图很多都成了紧缺药,这是事实。但在这个过程中,显然必须把好“临床必需廉价药品”的关,避免“非必需”和“非廉价”的药品混入其中。

  对基本药物的成本价格进行摸底调查,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做法。但是,假如我们对此不够慎重和严谨,假如某些药物的虚高定价因此而合法化了,或许还不如不调查的好。因此,笔者希望有关部门对此广开言路,将好事办好。

  链接:寻求治理虚高药价的大智慧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家发改委目前正在对政府定价的2000多种药品进行价格摸底调查,目的是为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做前期准备。

  为即将展开的改革进行摸底调查,当然是值得肯定的,这样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不过,药价调查应是物价主管部门一项日常而基本的工作,其实是不待某次改革启动才着手。事实上,对我国虚高药价形成机制,即便是业外人士也能说出一二三四,专业人士自然更是了然于胸。据说这项调查将在3月底结束,那么,人们希望能及时看到真实、完整的调查结果。这是调查部门应当履行的义务。

  不能说过去几年的药价改革毫无成效,但百姓的普遍感受是药费负担节节攀升,普遍反映是药价越来越让人看不懂。所谓让人看不懂的药价,其实不过如“秃头上的虱子”。国内厂家生产的以仿制药居多,不需要几个亿几个亿地投入研发,所以生产成本尽管不同,但决不会高到患者无法接受的程度。或者说,药品的生产成本是“有谱”的。这从不少制药企业欢迎药价下降,并表示降低药价对自己没有影响可以得到印证。

  “不靠谱”的成本发生在流通环节。销售环节过多,每一个环节都要加价,而且越往下加价越严重。比如,2毫升装亮菌甲素注射液每支成本为1.5元,给全国代理商的价格是3元,全国代理商给省级代理商的价格是6.5元,省级代理商给县级代理商或医院的价格是15元,医院给患者的价格是20元以上。医院也是药价虚高的助推器。有的药品进入医院,要被收“开户费”,医院科室主任和大夫还要收“临床费”,这“费”那“费”叠加,到患者手中,很多药品就成了难以承受的“天价”。

  以上简单分析,不过是常识。但明白这些常识,不一定就能找到有效治理虚高药价的路径。人们之所以对药价下降感受不明显,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就药价来谈药价,只在价格管理方面做文章。如果管理工作存在严格不起来、执行不下去的通病,虚高药价当然是岿然不动。更何况,即使药价暂时降下来了,也还解决不了看病难的问题;而看病难的问题不解决,药价下降的成果也难以得到巩固。

  看起来有必要把看病难、看病贵加以系统地解决。一是要输血造血。有选择性地对公立医院予以更大力度的财政支持,撒胡椒面的方法是不行的;通过改革,体现医疗作为一门专业的价值,使医生依靠自身的技术过上体面的生活。二是要釜底抽薪。下决心打破医药不分、以药养医的利益机制,这一机制存在一日,虚高药价就将存活一日。三是要大力发展医疗机构。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现有的医疗机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像样的社区、私立医疗机构就更少。公立医院一“院”独大,再虚高的药价一样有市场。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