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后月薪2700,缺乏稳定保障
期盼社区医院早日“收支两条线”
“社区医生的待遇总体偏低,而且缺乏稳定的保障。”26岁的张云清是广州市白云区一个社区医院的儿科医生。她有点不好意思地给记者“晒”了一下上个月的工资条:税后总收入2700元。对于自己目前这个收入水平,她暂时还比较满意,“比很多社区的同行要幸运多了”。
【现状】 处方写到手酸
张云清从广东一家名牌医科大学本科毕业3年。现在每周上五天半的班,记者采访时她正在出诊。
“从早上8时一直到下午3时,跟一个主治医生出诊,看了30多个小孩子,多数是感冒、咳嗽、拉肚子。”她说,由于医院没有信息化,处方要手写,“写得手有点酸。”
“我们基层就看个感冒、咳嗽,小孩子用药轻,社区门诊的儿科、中医科赚不了多少钱,要靠其他科室补贴。”
她所在的社区医院,目前政府投入主要是每年按当地服务人口每人25元的公共卫生“人头费”,其他的经费靠医院自己创收。
“幸好我家就在广州,而且还是在编的。”张云清说,她一些非在编的同事,每月税后收入就1000多元,要租房子、养家糊口,非常辛苦。
【梦想】 能有更多机会进修
对于新医改,张云清有两个“不太奢侈的梦想”:
一是早日能实现社区医院“收支两条线”,政府把社区医院养起来,确保公益性。二是社区医生能有更多培训特别是到大医院进修的机会。如果一毕业就分配到社区医院,人手紧张、培训机会少,“医疗技术水平很难提高,‘小病在社区’很难实现。”
■观察 “以技养医”短期内难全面推行
对于新医改,医疗界曾有较多的疑虑。
一是收入缩水。卫生部部长陈竺上任后不久曾到广东调研,一位省级大医院的院长专门带他去看药房,焦灼地跟部长谏言:公立医院不能一下子搞“医药分开”,一旦取消15%药价加成,三甲医院至少每年要减收1000万元以上,如果政府投入难以到位,那么将导致医院生存艰难、人才流失!
二是重走旧路。很多大医院院长担心,一旦公立医院实施“收支两条线”(即医疗机构的收入全部上缴政府,支出全部由政府下拨,收支互不交叉,以彻底切断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与其营业性收入的利益关联),那又是“吃大锅饭”、走回头路,医生积极性大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