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洗牌迫在眉睫 洗牌在即

2009-04-21 11:35:13    来源:  作者:

  前不久,我们邀请到包括九州通、国药控股等国内医药商业重点客户参加“网通天下,携手共赢——中智OTC网通工程启动仪式”,实际上就是我们冲向基层市场、第三终端的大集结。我们目前已经在包括广东、福建、浙江在内的五省区市场全面展开第三终端工作,未来还将陆续开拓其他省份市场。

  牛正乾:结合本轮医改方案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管理来看,低端医疗市场的格局将重构,营销规则将发生很大变化,医药企业必须考虑如何转型,只有转型才能在低端市场占领市场份额。新医改、“新农合”确确实实带来了农村基层市场的扩容,这一市场的改变对商业的影响是很大的。个人认为,第三终端市场值得我们去开拓,但是怎么做还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第三终端市场的特点综合考虑。

  洗牌在即

  记者:普药企业在受惠新医改的同时,新医改方案中同时对仿制药实行分级定价,并对仿制药实行后上市产品从低定价制度,以控制我国仿制药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这是否意味着今后我国的普药生产企业要面临新一轮的洗牌?这样的一轮洗牌,将有多少企业会被淘汰出局?广大普药生产企业应如何顺势而变?

  林建宁:新医改提出对药品实行优质优价对于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是个机遇,实质上是鼓励创新,有利于我国创新药的发展。从价格导向上出台鼓励创新机制很有意义。而政策作为指挥棒,不能把降低药价作为唯一的导向,它应该既能让全民受益,又能够促进科技创新。

  张正海:药品价格政策改革中可能会实施的仿制药价格从低定价制度,肯定会促使普药生产企业加速洗牌,有机构预测未来几年将有1/3的医药工业企业可能面临淘汰。今后的竞争更多的是强者之间的竞争与竞合,作为首先品尝到医改硕果的普药生产企业,既需要积极热情应对医改新机会,也需要冷静思考医改新挑战,“仿中创新”将是普药经营的永恒旋律。

  高毅:医改后企业发展还有赖于医改后相关政策细则。其中尤其是招标采购定价方式等一系列问题,这将引导企业顺势而变。而具有竞争优势的普药生产企业才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胜出。规模生产不是简单的重复的机械制造,一定要保持产品技术的先进性,不断为社会提供高品质、低成本的药物。普药产品的研发必须要重视,虽然不可能有较大的投入,但可以通过一些新的创新形式,如加强与研发机构的合作、与其他企业联合研发等,最终一定能够在市场中取得一定的份额。

【内容导航】
第1页:扩容毋庸置疑 第2页:哪些企业受益
第3页:争夺第三终端 第4页:洗牌在即
第5页:中小企业的机会 第6页:小流通企业生存之道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