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产品定价中,成本角度占主导地位,而且产品的价格是基于“成本加利润”来设定的。而当前的价格理论和实践认为,市场角度应该是定价策略的重点和出发点,这个观点在制药行业的应用与在其他行业的应用是一样多的。实质上,这种观念的转变是将基本的定价问题从“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价格来弥补我们的成本和赚取好的利润?”、转化为“给定市场价值,生产哪种药品是有利可图的?”。这才从根本上符合供给和需求决定价格的资源分配规律。
专家建议:基本药物定价应引入中介机构参与
8月18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三个文件,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正式实施。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基本药物将全部纳入政府定价范围,由国家发改委制定全国零售指导价格。在国家零售指导价格规定的幅度内,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形成的统一采购价格、配送费用及药品加成政策,确定本地区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具体零售价格。
而有关配套文件《基本药物定价方法》正在制定过程中。基本药物目录的出台固然可喜可贺,但这只是医疗改革万里之行的第一步,归根结底,改革现行不合理的定价机制才能真正牵住“牛鼻子”。
现行药品定价方法存在明显弊端
“如果国家只是一味地降低药品零售价格,而不从定价机制上解决问题,伴随着新一轮基本药品实行指导价,此前的廉价经典药消亡事件很可能会重演。”北京某生物制药企业负责人郭总告诉《中国会计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