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药遭市场“非正常淘汰” ,老百姓需要的都是些“老药品”,如阿莫西林、头孢曲松钠、酵母片等,其中大多为政府明令降价的药品或者价钱便宜、疗效明显的药品,于是药房决定成立一个“老药柜台”,以满足百姓吃普通药的愿望。 可是药房到市场采购后发现,70%的“老药”特别是降价药早已没有了货源,“老药柜台”一问世就处于难以为继的窘境。 这是药品代理商在作祟:调低价格降低了代理商的利润空间,而每个药企都有许多个代理商,他们的惯用手法是“停止供货”和“药品重生”:随着降价药消失,一夜之间又生出了很多“新药”,如已经不常见的普通红霉素药品,“重生”后市场上有47种名称,价格是普通红霉素的10倍,“其实它们的区别就是添加剂不同,但只要换了名,仍能得到‘新药’批准,每一次降价给百姓带来的利益都被代理商们迅速消化。”
基本药物避免不了"降价死"?
降价,平均降幅12%左右;有49%的药品价格未做调整;有6%的短缺药品价格有所提高。(10月3日新华网)
已经记不清楚这是国家计委或发改委的第几十次“降价通知”了,笔者的印象是,近乎每一年,国家计委或发家委都要管一管药品市场中的高价现象。但是,如此之多的“降价通知”,除了能反映出相关部门貌似尽职尽责的“乐此不疲”外,还恰恰反衬出了单纯降价行为的“西西弗斯命运”――但凡是被降价的药品,在市场上都很快会遇到“买不到”的现象,我们习惯上称之为“降价死”。
降价―消失―出现新药品―再降价―再消失,这好像是一个永不停歇的循环运动。
当一种商品的利润低于其他商品时,销售方自然会选择利润高的商品作为推销的重点。而普通百姓对于药品也习惯于“价格高药效就好”的惯性思维。两相作用之下,被降价的药品就会很快被市场抛弃。对于那些想买低价药的普通来说,许多降价药就无处可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