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节约药品资源遏制药品浪费若干措施

2024-08-16 12:15:04    来源:云南省卫健委  作者:

(十三)加强废弃药品运输、交接工作。加强对废弃药品收集运输企业的监管,收集运输企业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收运废弃药品,运输过程中不得沿途丢弃、遗撒或买卖废弃药品。应当将废弃药品交由有资质的废弃药品处置企业进行处理,并做好登记交接。(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加强废弃药品规范销毁。废弃药品处置企业应规范接收、贮存、处置废弃药品,按照排污许可证要求开展处置设施污染物排放监测,并确保达标排放。建立废弃药品销毁监督机制,销毁活动应有详细记录台账,确保销毁过程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防范废弃药品被不法分子“翻新上市”,依法查处销售废弃药、过期药等违法违规行为。(省生态环境厅、省药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宣传教育引导

(十五)加强零售药店药事服务能力建设,引导民众理性购药、合理用药。开展零售药店药事服务星级评定工作,推进零售药店分类管理,规范执业药师从业行为。充分调动零售药店执业药师优势资源,合法合规对处方进行审核、调剂;按照简单、适量、急用原则制定家庭用药指引,防止盲目购药、囤药造成浪费;鼓励连锁药店以线上咨询等形式,向患者和公众提供用药咨询服务,对使用和选购非处方药提供用药指导。提升药店质量管理和服务能力,加强药品科普宣传和相关配套法规的宣贯,普及药品安全知识。(省药监局牵头、省卫生健康委配合)

(十六)严格药品广告审查和内容监管。药品广告内容应当严格遵循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说明书,广告中的药品名称、药品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药理作用等内容不得超出说明书范围,且应当显著标明禁忌、不良反应。加强药品广告监管,依法查处药品广告未经审查发布、未严格按照审查批准内容发布的违法行为。重点查处药品广告含有“热销、抢购、试用、家庭必备、免费治疗、免费赠送”等诱导性内容;含有“评比、排序、推荐、指定、选用、获奖”等综合性评价内容;含有“无效退款、保险公司保险”等保证性内容;含有怂恿消费者任意、过量使用药品内容;以及含有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使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行业协会或者专家、学者、医师、药师、临床营养师、患者等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出版单位、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药品广告的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内容虚假、严重误导公众的药品广告。(省市场监管局、省广电局、省药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加强网络平台和广播电视媒体开办医疗养生类节目及播出音视频内容监管。督促省内网络平台履行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发布审核,不得呈现直接或间接向公众推销药品的内容。督促广播电视媒体规范医疗养生类专题广告的审查、备案及播出,严格落实药品广告发布的主体责任。加强监测监管力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违反规定的依法依规进行严肃查处。(省委网信办、省广电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指导省内新闻网站积极开展合理用药科普和遏制药品浪费宣传,积极发挥云南广电新媒体协作机制作用,组织宣传推广相关新媒体作品,广泛宣传普及合理用药相关知识。发挥应急广播平台贴近群众、深入基层的优势,充分利用村(社区)、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的宣传栏、电子信息屏、新媒体平台等开展遏制药品浪费宣传。引导公众摒弃盲目囤药、随意吃药等错误行为,提升公众理性购药、科学备药、合理用药、节约药品的意识。(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广电局、省卫生健康委、省药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有关部门要依职责对药品浪费情况进行监测、调查、分析、评估和工作调度,针对监测评估发现问题,加强监督管理,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要推动各项工作措施落实落地,及时总结评估工作进展和成效,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药品浪费现象明显减少、合理用药水平持续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用药安全得到保障,更好维护人民健康。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