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

2025-01-12 14:02:13    来源:深圳市卫健委  作者:

医疗机构应当落实依法行医主体责任,加强医师执业行为的管理,发现本机构医师存在本办法规定的不良执业行为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情况报告负责管辖本医疗机构的卫生监督机构。

第十二条 卫生监督机构接到群众投诉举报、医疗机构报告、医疗保障部门通报或者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医师有不良执业行为的,经调查核实后,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制作《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通知书》(以下简称《通知书》),并送达该医师。

医师对不良执业行为记分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书》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卫生监督机构提出异议申请,逾期不提出异议申请的,视为同意记分结果。

第十三条 卫生监督机构应当自接到异议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对异议申请作出处理。经核查证实对医师的记分有错误或者不准确的,应当予以更正。

第十四条 医师的不良执业行为按照卫生健康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受到行政处罚的,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同时给予记分,并制作《通知书》。

第十五条 对医师作出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的,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将《通知书》抄送医师发生不良执业行为的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发生在医师主要执业机构之外的多点执业机构,应当同时抄送医师的主要执业机构;非本地注册的医师,同时抄送医师执业注册地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第十六条 卫生监督机构在开展行政调查时,发现医师涉嫌违反《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第八十二条有关规定的,可以移交市医师协会进行专业认定。市医师协会作出的专业认定意见可以作为卫生监督机构调查处理的重要参考。

第四章 记分应用

第十七条 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录累计记分12分以上的,卫生监督机构应当上报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并通报其执业的所有医疗机构,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者其所在医疗机构按照下列规定给予相应处理:

(一)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录累计记分达到12分不满24分的,由其主要执业机构对其进行内部离岗培训2个月,其中接受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不少于40学时。离岗培训期间其注册和备案的执业机构取消其处方权。

(二)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录累计记分达到24分以上的,按照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处理,并由其主要执业机构对其进行内部离岗培训4个月,其中接受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不少于80学时。离岗培训期间其注册和备案的执业机构取消其处方权。

第十八条 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建立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电子档案,实现全市互联互通。市、区卫生监督机构按年度将记分情况报送市、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第十九条 医疗机构应当将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情况作为该医师职称聘任、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等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条 市、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不履行职责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按照有关规定依法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通知书》《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更正通知书》《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情况通报书》由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统一模板。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所称以上、以下,包含本数。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附件:深圳市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分值表

深圳市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分值表

深圳市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

深圳市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分值表

深圳市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分值表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