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行动”
抱怨赔钱 千万元仪器却争购
早在2005年底,国家发改委、卫生部曾印发《关于制定和调整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的指导意见》,降低过一次CT等检查以及伽马刀等仪器的收费标准。“普通CT一台都要几百万,做多少病人才能收回成本?等收回成本机器也该报废了。”一位医院院长对这一次降价仍在抱怨。但“收不回成本”的另一面却是争相购买新型检查仪器的热情。
2009年8月,一种号称“揭开CT历史崭新一页”的新式检查仪器,首台落户北京安贞医院。在医疗市场上,这种最先进的,“仅用0.35秒就能给心脏、冠状动脉、头颅做个检查”的CT,价格在300万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2000万元)。
按照北京市发改委制定的收费标准,除造影剂、胶片费、一次性高压注射针单收费外,做一次CT全身平扫的价格只有310元。但记者发现,在患者的CT收费单上,最高的一次收了2000多元,原因是进行了灌注检查等,做出的CT效果增强、时间缩短、精准度加大。
记者走访的10家大型医院,基本上都已拥有这种高端CT。12月7日,在位于海淀的某家医院,一上午就有10多名患者接受了这种检查。
新政发现
年末降价新政检查费用除外
本月12日起,按照国家发改委要求,涉及抗生素、心脑血管病等17大类药品降价,调整后的价格比此前平均降低了19%,降价幅度为年内最大的一次。
但记者发现,此次降低医药费价格中,没有涉及各项检查等费用。
“目前,看病中的检查费用这一部分,都由各地的发改委、物价局自己来制定价格。”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时值年末,本市与医疗卫生相关的政策接连出台。11月中旬,宣布将抽查医院抗生素药品使用情况,以免医生滥用抗生素造成细菌耐药、药费虚高;随后,各大医院调整药价,17大类药品本月初就已实现降价;本周,又宣布将以15条举措解决药品降价后可能出现的断供问题。
但是,所有措施全部是关于药品的,而在医疗费用中占比重最大的检查费、仪器费,并没有被提及。
至于高昂的检查费用,本市只在2008年时推出过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以免患者在各医院间奔波时重复“被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