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灵医药医药资讯
虚假信息举报:点此处对话

药企集体抗议广东阳光采购 称药品议价有歧视

2008-07-29 12:20:44    来源:  作者:

  称在药品议价上遭歧视,批采购“专家团”重价不重质

  改革总是在争议中前行,或者说,改革总是在试错中前行。

  广东省已实施一年多时间的药品“阳光采购”,在削砍药价虚高方面成效显著。但围绕在其身边的争议之声,也是从来没有断过。

  7月28日上午,关系到广东药品市场上百亿元分配格局的2008年挂网采购,再次引起包括丽珠集团、石药集团等在内的国内20多家主流医药企业代表的集体“炮轰”。

  这些医药代表表示,在刚结束的挂网采购的议价环节,本土药企遭受了不公平待遇(包括议价草率、招标标准不明晰等等),甚至有代表发出“专家成了外资代言人”的激愤言论。与会企业表示,为改变不公平待遇,将在近期起草书面报告通过广东省医药行业协会向招标部门反应。

  对于药企招标程序不透明,标明不明确,中标价虚高等指责,记者多次拨打广东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哲手机,截至发稿时,其没有作出回应。

  “5分钟”决定药品生死

  广东推行“阳光采购”的目的,就是要“消灭”药价虚高。

  据统计,在2007年,广东省通过“阳光采购”,入围产品总体价格被“砍”20%,有人说“越是砍到他们(医药代表)喊痛,百姓得到的实惠越多。”

  然而,对于“砍价”的过分执着,却也不无弊端。据了解,因参与竞标品种很多,“议价环节”人机对话过程一个品种只有5分钟时间。代表们认为,药品招投标需要双方在药品价格、质量、药理等方面进行沟通。

  对于一些知名度不高,或者是新药,更是需要招标方花费精力去了解详情,只给区区5分钟时间就决定一个品种生死,显然过于草率。

  来自山东某企业的医药代表透露,该公司代理国外一种新药。在网上面对面谈判中,专家们只问降价行不行,根本没时间向他们解释价格构成,最后无奈只能接受价格,否则就面临出局了。“价格是很重要的因素,但人机对话只关注降价,显然有违药品采购核心目的。”该代表指出。

  中小企业更是这种“5分钟决定生死”机制的受害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小企业医药代表说,该企业为了能和知名品牌竞争,已将价格压得低,但到“人机对话”环节,专家一上来就将价格砍下来10%,企业没有讨价还价,只有放弃竞标。

  “谁都不知道专家们投票的标准。”去年,有一种在外资药厂中流传的说法是,有关部门在动员会上给采购专家暗示,要在企业报价基础上,再往下拉5%~10%,“甚至更多”。招标办人士直接表示:“降价幅度由专家来决定,政府不予干预。”然而专家到底是依据什么来定价的呢?。

  北京某药企销售经理表示,现在专家成了招标办手上的挡箭牌,专家们的决定是否科学则无人过问,也没有机构监督。“这些专家本身资质就值得怀疑!”某河北药企代表指出专家们种种不专业行为,比如,有些治疗肝病的药却让某个口腔医院出来的专家当“判官”。

  “伪新药”风光无限

  “伪新药”是药品市场的一大顽症,广东本希望通过“阳光采购”解决“伪新药”问题,但在挂网采购的议价环节,“伪新药”仍然风光无限。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