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每天都有百来名医药代表来推销药品,由于体制和机制原因,医院又不能及时支付药品采购款项,供应商再供货时就会把药价提高,如此恶性循环,使双方都陷入了困境。”亲历阵痛的王炳江说。
门诊量上不去、资金紧张、服务能力下降……形势逼迫之下,王炳江注意到了电子商务带给商品流通领域的“革命性 ”变化。
“卫生院和药品生产企业是不是也可以通过电子平台直接议价,挤掉中间的层层加价?”王炳江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念头。
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想法恰与楼蕤不谋而合。
作为当地一家医药经销公司的老总,面对电子商务时代和医改趋势,楼蕤的企业也正处于由依赖流通环节差价向专事物流配送转型的过渡期。
双方一拍即合后,随即邀来了浙江省药品招标采购指定的电子商务服务商海虹医药公司,三方商议之后,改革的蓝图逐渐清晰。
在生存压力下引入社会力量、市场机制的改革思路,很快得到了省、市、县政府部门的支持。
2007年1月,在政府主导和监管下,以“卫生院药房三方共管”为特征的改革,率先在锦城街道医院试点。其中,“三方”分别为锦城街道医院、杭州康锐大明医药有限公司、浙江海虹控股医药电子商务公司。
“共管”的基本思路是,在保持锦城街道医院药房隶属关系、产权、人事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医院保留药物品种的选择、采购询价和终端销售权,康锐大明负责全部药品的采购、配送并参与药房的库存管理,海虹则负责提供生产企业、药品价格信息,参与药品采购系统和电子商务平台的管理,并介入医疗机构的货款支付管理。
具体的做法为,医院根据原有的历史药品采购价和医药商业企业现有的进货价进行比较,来确定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价,同时也通过海虹医药电子商务公司向全国药品生产企业询价,最后确定药品采购价格,也即采用三方价格比较,对药品采购价进行择低选择。同时,构建直接采购模式,由配送商康锐大明医药公司直接配送。
“能进到低价药,医院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药房共管”实施后不久,王炳江的脸上重新浮现出了笑容。
而今,药剂科主任金芝红对整个流程已经非常熟悉。在依托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平台上,当卫生院有用药需求时,金芝红会以“药品通用名”上平台询价,以最低价与药企直接生成订单。由于三方实行了系统对接,通过网络系统就能完成全部药品交易和付款流程,还能相互实行监督。